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代文宗

一代文宗

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化宗师。徐陵(507-583年)字孝穆,东海郯(tán谈)(今山东郯城)人。梁时官东宫学士,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(yè夜),丹阳尹,中书监。陈文学家,他为人聪慧,名僧宝志上人称之“天上石麒麟”,8岁能属文,12岁通《庄》、《老》义。既长,博涉史籍,性格奔放有口才。齐送萧渊明回梁为梁嗣,王僧辩拒境不纳,渊明往复致书均为徐陵所撰。自陈创业,文檄(xí席,古时官府用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)军书及禅(shàn扇,禅让,古代帝王让位给别人。)授诏策,皆出自徐陵之手。《九锡》(锡:赐。古代帝王赐给有大功或有权势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物品。)文写得最好,遂成为受众人宗仰的文章大家。陵虽才高,并不傲物,奖掖后学不知疲倦。世祖、高宗时国家每有大的著作任务都由徐陵起草。其文能突破旧体式,构思严密,剪裁巧妙,多有新意。往往一文出手,就被人们传写成诵,影响所及遍于华夷,并且家藏其文本。后经战乱多散失,仅存者30卷,另编有《玉台新咏》行于世。后世多用以比喻对文化有大贡献的人。

【出典】:

陈书》卷26《徐陵传》335页:“自有陈创业,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,皆陵所制,而《九锡》尤美。为一代文宗,亦不以此矜(jīn今,自以为贤能)物,未尝诋(dǐ底,毁谤)诃(同“呵”,呵斥)作者。其于后进之徒,接引无倦。世祖、高宗之世,国家有大手笔,皆陵草之。其文颇变旧体,缉(jī机,缝合)裁巧密,多有新意。每一文出手,好事者已传写成诵,遂被之华夷,家藏其本。后逢丧乱,多散失,存者三十卷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善注引《续晋阳秋》:“(许)询(孙)绰并为一时文宗,自此作者悉化之。”


偏正 文宗,指代诗文为众人所师事的人物。为当代文坛的宗主。《南史·徐陵传》:“自陈创业,文檄军书及受禅诏策,皆陵所制,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说明文学巨匠。→一代宗师


【词语一代文宗】  成语:一代文宗汉语词典:一代文宗

猜你喜欢

  • 观自在

    观世音菩萨的别名。《般若心经》:“观自在菩萨。”《心经略疏》:“于事理无碍之境,观达自在,故立此名,又机往救,自在无关,故以为名。前释就智,后释就悲。”【词语观自在】   汉语大词典:观自在

  • 凫鹤

    源见“断鹤续凫”。喻指长短不一、天性各异的事物。宋王安石《每见王太丞邑事》诗:“松苗地合分高下,凫鹤天教有长短。”

  • 鲁室

    源见“孔壁遗文”。泛指珍藏典籍的地方。唐李德裕《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》诗:“青编尽以汲冢来,科斗皆从鲁室至。”【词语鲁室】   汉语大词典:鲁室

  • 鸡口

    源见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喻虽然低微但却自主、安宁之地位。唐陆龟蒙《奉和袭美二游诗.任诗》:“甘闲在鸡口,不贵封龙额。”【词语鸡口】   汉语大词典:鸡口

  • 不见睫毛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当楚威王之时,越北伐齐,齐威王使人说越王……齐使者曰:‘幸也越之不亡也!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,见豪(同耗)毛而不见其睫也。今王知晋之失计,而不自知越之过,是目论也

  • 平原君

    《史记.平原君列传》:“平原君赵胜者,赵之诸公子也。诸子中胜最贤,喜宾客,宾客盖至者数千人。”赵胜封于平原,故称平原君。后以“平原君”称喜贤好客公子。唐高適《邯郸少年行》:“宅中歌笑日纷纷,门外车马常

  • 卖镜重圆

    源见“破镜重圆”。比喻夫妇失散或分离后重新团聚。宋刘辰翁《莺啼序.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》词:“恨当时青云跌宕,天路断,险艰如许。便桥边卖镜重圆,断肠无数。”【词语卖镜重圆】  成语:卖镜重

  • 不当人子

    苏皖方言。不当:不应该,引申为罪过。“人子”是语助词,无实义。明代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四回:“长老道:‘乱谈!乱谈!树上又会结出人来?拿过去,不当人子!’”清代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四:“众人道:

  • 以锥刺地

    源见“管窥蠡测”。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。比喻见识浅陋,所知甚少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十:“〔中庶子〕又曰:‘……踰跗之为医也,搦脑髓,爪荒莫,吹区九窍,定脑脱,死者复生。子之方岂能若是乎?’扁鹊曰:‘不

  • 陋巷箪瓢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贤哉回也!一箪(箪,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)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孔子赞扬他的学生颜回以穷苦人用的竹篮子盛饭,用瓢饮水,住在简陋的街巷里,这是别人难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