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字千金

一字千金

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《吕氏春秋》这部书,并贴出告示: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,就奖赏给予一千金。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,一字不可改。吕不韦(?——前235年),战国末年卫国濮阳(今河南濮阳西南)人。秦庄襄王时任为秦国相国(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),封文信侯。庄襄王死,太子秦王政幼年继位,即秦始皇。吕不韦继任相国,称为“仲父”。食邑有蓝田(今陕西蓝田西)十二县、洛阳(今河南洛阳)十万户,及燕国所献河间(今河北献县东南)十城作为封邑。门下有宾客三千。家僮万人。他命令宾客编著《吕氏春秋》,汇合先秦各派学说,“兼儒、墨,合名、法”,故有杂家之称。当时,吕不韦就让他的门客把自己所见闻写下来,汇编成包括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共有二十多万字。认为它全部包含天地万物古今所有之事理,定名叫《吕氏春秋》。把它公布在咸阳(秦都,今陕西咸阳东北)城门边墙上,并悬赏一千金在上面,遍请各国游士宾客有学识之人,声称如果有人能对这部书增加或减少一个字,就奖赏给他一千金。此典又作“千金字”、“晞价咸阳市”、“吕览千金市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5《吕不韦列传》2510页:“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,集论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二十余万言。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,号曰《吕氏春秋》(全书分“八览”,内有《有始》、《孝行》、《慎大》、《先识》、《审分》、《审应》、《离俗》、《寺君》八卷;“六论”,内有《开春》、《慎行》、《贵直》、《不苟》、《以顺》、《士容》六卷;“十二纪”,内有《纪十二月》十二卷。这部书既有儒家学说,又有道、名、法、墨、阴阳各家学说,保存许多先秦旧说和古代史料)。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钟荣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魂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!” 唐·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秦相之一字千金,叙其嘉应。” 唐·王维《上张令公》:“市阅千金字,朝开五色书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答邢敦夫》:“不应太玄草,晞价咸阳市。” 明·徐渭《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》:“即收吕览千金市,直换咸阳许座城。”


主谓 一个字值一千金。语本《史记· 吕不韦传》:“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、二十余万言,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,号曰《吕氏春秋》。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。”后因以“一字千金”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。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:“陆机所拟十四首,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~。”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。清·翟灏《通俗编·文学》:“王献之帖,扬州一老母,惠臣一餐,无以答其意,臣作一字,令就市��,近观者三,远观者二,未经数日,遂获千金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文学方面。→一字一珠 ↔陈词滥调。 也作“一字值千金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 吕不韦列传》:“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,集论以为八览、六论、十二纪,二十余万言。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,号曰《吕氏春秋》。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。”又《文选·杨修〈答临淄侯笺〉》注引桓谭《新论》:“秦吕不韦请迎高妙,作《吕氏春秋》。汉之淮南王 (刘安),聘天下辩通,以著篇章。书成,皆布之都市,悬置千金,以延示众士,而莫能有变易者。”

【今译】 秦代吕不韦使其众门客合著《吕氏春秋》,集各家学说之大成,共有二十余万字。他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,并悬挂千金,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诗文精妙,一字不可易,价值极高。

【典形】 吕览千金市、千金字、晞价咸阳市、一字千金、不可刊一字,咸阳市。

【示例】

〔吕览千金市〕 明·徐渭《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》:“即收吕览千金市,直换咸阳许座城。”

〔千金字〕 唐·王维 《上张令公》:“市阅千金字,朝开五色书。”

〔晞价咸阳市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答邢敦夫》:“不应太玄草,晞价咸阳市。”

〔一字千金〕 唐·崔融《嵩山启母庙碑》:“秦相之一字千金,叙其嘉应。”


【词语一字千金】  成语:一字千金汉语词典:一字千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与日俱增

    与:跟着。俱:一起。指随着时日增长而一起增长。康熙皇帝在晚年对诸王、大臣们说:我已经老了,对治理国家好像面临深渊、走在薄冰上,这思想随着时日年岁增长而不断增长,我怎敢自满自大呢?【出典】:《清史稿》卷

  • 三折肱

    源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指代良医。宋黄庭坚《寄黄幾复》诗:“持家但有四立壁,治病不蕲三折肱。”【词语三折肱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折肱

  • 牵肘

    同“掣肘”。唐元稹《夫远征》诗:“秦强赵弱括敌起,括虽专命起尚轻,何况牵肘之人牵不已。”【词语牵肘】   汉语大词典:牵肘

  • 斑采舞

    同“斑衣戏彩”。明杨慎《千秋岁.壬寅新正二月寿内》词:“五福中天聚,百秩从今数。最难得,芝兰庭下斑采舞。”

  • 斗筲之徒

    见“斗筲之人”。【词语斗筲之徒】  成语:斗筲之徒汉语大词典:斗筲之徒

  • 师克在和,不在众

    克:制胜。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,不在人数众多。语出《左传.桓公十一年》:“郧人军于蒲骚,将与随、州、蓼伐楚师。莫敖曰:‘盍请济师于王?’(斗廉)对曰:‘师克在和,不在众。商周之不敌,君之所闻

  • 果掷潘河阳

    源见“潘安貌”。借指钟情于美少年。潘岳曾任河阳县令,世称潘河阳。北周庾信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结客少年场,春风满路香。歌撩李都尉,果掷潘河阳。”

  • 胸中锦

    同“胸中锦绣”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》词:“笔端花,胸中锦,两消残。”

  • 壶公诀

    同“壶公术”。元宋无《寄眠云处士》诗:“蓟子家尝历,壶公诀尽传。”

  • 图史百城雄

    同“图书拥百城”。清归庄《题阎再彭眷西堂》诗:“人文千里合,图史百城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