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蟹不如一蟹

一蟹不如一蟹

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》:“艾子行于海上,见一物圆而褊,且多足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蝤蛑也。’既又见一物,圆褊多足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螃蟹也。’又于后得一物,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彭越也。’艾子喟然叹曰:何一蟹不如一蟹也!”宋无名氏《圣宋掇遗》:“陶穀奉使吴,忠懿王宴之。以其嗜蟹,自蝤蛑至彭蚏,凡罗列十余种。穀笑曰:‘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。’”后因以比喻一个不如一个。金王若虚《文辨二》:“晏殊以为柳胜韩,李淑又谓刘胜柳,所谓一蟹不如一蟹。”


主谓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,越来越差。语出苏轼《艾子杂说·三物》:“艾子行于海上,见一物圆而褊,且多足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螃蟹也。’又于后得一物,状貌皆若前所见而极小,问居人曰:‘此何物也?’曰:‘彭越也。’艾子喟然叹曰:‘何一蟹不如一蟹也。’”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借蟹讥权贵》:“分宜擅权,枉杀贵溪,京师人恶之,为语曰:‘可恨严介溪,作事忒心欺,常将冷眼观螃蟹,看你横行得几时?’一蟹之微,古今皆借以喻权贵,然亦~矣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对人物的评价。 →一代不如一代 ↔强中更有强中手。也作“一解不如一解”。


【词语一蟹不如一蟹】  成语:一蟹不如一蟹汉语词典:一蟹不如一蟹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立壁

    同“四壁空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师厚答马著作》:“家虽四立壁,仕要三无愠。”

  • 忘味三月

    源见“闻韶忘味”。形容沉醉于美妙的音乐声中。宋辛弃疾《念奴娇》词:“绕梁声在,为伊忘味三月。”

  • 闻虎啸

    源见“虎溪相送”。喻与僧人相别。清程先贞《十月初以事至东皋》诗:“白社归来闻虎啸,《黄庭》写出换鹅群。”

  • 一钱不名

    谓身无分文。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:“中丞于十六日晚始归寓,时已不及,而囊底罄竭,一钱不名矣。”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:“但在一钱不名的穷措大如我辈者,这

  • 义伦清节

    《宋史.沈义伦传》:“沈伦字顺宜,开封太康人。旧名义伦,以与太宗名下字同(注:太宗名赵光义),止名伦。……建隆三年,迁给事中。明年春,为陕西转运使。王师伐蜀,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。先是王全斌、崔彦进之入

  • 荆钗举案

    源见“举案齐眉”。指妻子敬爱丈夫。金王寂《洞仙歌.自为寿》:“有荆钗举案,彩服儿嬉,随分地,且贵人生适意。”

  • 人谁无过

    人又有谁没有过失? 表示任何人都免不了有过错。语出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”宋.苏轼《上皇帝书》:“且大时不齐,人谁无过?国君含垢,至察无徒。”【词语人谁无过】  成语:

  • 一目五行

    同“一目十行”。《元史.许有壬传》:“幼颖悟,读书一目五行。尝阅衡州《净居院碑》,文近千言,一览背诵无遗。”见“一目十行”。《元史·许有壬传》:“幼颖悟,读书~,尝阅衡州《净居院碑》,文近千言,一览背

  • 明宰投巫

    同“西门投巫”。唐汪遵《西河》诗:“自从明宰投巫后,直到如今鬼不神。”

  • 呼大将如小儿

    呼唤大将如呼唤小孩一般。 形容待人轻慢无礼。语出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(萧)何曰:‘王素慢无礼,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,此乃(韩)信所以去也。’”清.仇兆鳌《杜诗详注.附录》:“当时少陵诗名,推重海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