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韩非子.喻老》:“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,三年而成。丰杀茎柯,毫芒繁泽,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。”后用为模仿乱真的典故。宋米芾《砚石.用品》:“楮叶虽工,而无补于宋人之用。”【词语楮叶】 汉语
秋毫,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。谓目光敏锐,观察细致,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。后常用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。孟子在劝告齐宣王推行仁政时举例说,如果有人禀告大王,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,却拿不起一根羽
①形容人多。唐牛希济《崔烈论》:“复结驷连骑而往,观其堆积之所,然后命官。”②形容排场阔绰。明李贽《初潭集·夫妇二》: “今日为相,明日结驷连骑,食方于前。” ●《庄子·让王》: “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
触其逆鳞。婴:触犯。《韩非子.说难》:“夫龙之为虫也,柔可狎而骑也,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,若人有婴之者,则必杀人。人主亦有逆鳞,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,则几矣!”后称人臣敢冒犯君主而作谏诤,叫“婴鳞”。参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之死。《旧五代史.汉高祖纪论》:“及回銮辂,寻堕乌号,故虽有应运之名,而未睹为君之德也。”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射者扞乌号之弓。”高诱注:“乌号,桑柘,其材坚劲,乌峙其上,及
源见“天门八翼”。借指居高位而警醒,不敢有异志。清钱谦益《次韵答士龙》:“白首孤臣践骇机,天门梦断翮犹飞。”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谓侍寝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平定回部本末》:“或有夫妇同掳至者,杀其夫,即令其妻煮之,夜则荐枕席。”【词语荐枕席】 汉语大词典:荐枕席
参见:引镜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借指旅费或薪金。唐牟融《赠欧阳詹》诗:“为客囊无季子金,半生踪迹任浮沉。”
同“渔阳掺挝”。宋苏轼《兴龙节侍宴》诗:“幅巾起作《鸜鹆舞》,叠鼓谁掺《渔阳挝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