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人成虎

三人成虎

战国策.魏策二》:“庞葱(一本作庞恭)与太子(指魏国的太子)质(作为人质抵押)于邯郸,谓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否。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疑之矣。’‘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信之矣。’庞葱曰:‘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,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。愿王察之矣。’王曰:‘寡人自为知(这是说自有知识的决断,不会随便相信别人话的)。’于是辞行,而谗言先至。后太子罢质,果不得见(指因谗言谤毁,不得复见魏王)。”

“三人成虎”是说市中本来无虎,由于有人一再传说,便令人信以为真。庞葱举“三人成虎”为例,是为了说服魏王不要听信谗言。后以此喻指人言可畏;流言虽然虚浮无据,但传闻一多,时间一长,就足以耸动视听了。

《乐府诗.折杨柳行》:“三夫成市虎,慈母投杼趋。”


主谓 三人谎传市上有虎,听的人就会以为真的有虎。比喻谣言与讹传重复再三,就会蛊惑民心。语本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。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”《邓析子·转辞》:“古人有言,众口铄金,~,不可不察也。”△用于事理类。→众口之矢 众口铄金。也作“三人成市虎”、“三夫成市虎”、“三言讹虎”。


【典源】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,谓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曰:‘不信。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曰:‘不信。’‘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信之。’庞恭曰:‘夫市之无虎也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,议臣者过于三人,愿王察之。’庞恭从邯郸反,竟不得见。”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魏国庞恭与太子去赵国邯郸作人质,临行对魏王说:“今天有一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相信吗?”魏王答:“不信。”“二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信吗?”答:“不信。”‘那三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信吗?”答:“我相信了。”庞恭说:“市场上不会有虎这是明白无疑的,然而有三个人说就成真的了。现在邯郸比市远得多,议论我的超过三个人,希望大王明察。”后庞恭从邯郸回来,魏王竟不见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流言可畏,易惑动视听。

【典形】 虎游于市、话虎、三成虎、三夫成虎、三虎、三人成虎、市虎、市中有虎、三言成虎、成虎不待三、众口成虎。

【示例】

〔虎游于市〕 宋·徐铉《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陇西公墓志铭》:“道或污隆,时有险易。蝇止于棘,虎游于市。”

〔话虎〕 明·徐渭《新建伯遗像》:“千古真知听话虎,百年遗象见犹龙。”

〔三成虎〕 清·秋瑾《吊屈原》:“臣心一如豸,市语三成虎。”

〔三夫成虎〕 金·元好问《过希颜故居》之四:“把臂论交分最深,三夫成虎古犹今。”

〔三虎〕 宋·黄庭坚《范蜀公挽词》:“去国几三虎,闻韶待一夔。”

〔三人成虎〕 宋·黄庭坚《劝交代张和父酒》:“三人成虎事多有,众口铄金君自宽。”

〔市虎〕 宋·陆游《丁未除夕感怀》:“怨谤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尽似黔驴。”

〔市中有虎〕 宋·黄庭坚《思亲汝州作》:“车上吐茵元不逐,市中有虎竟成疑。”


【词语三人成虎】  成语:三人成虎汉语词典:三人成虎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犬东门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宋 陈韡《哨遍.陈抑斋乞致仕》词:“《金缕》歌声,渐变成悲。待思犬东门,忆鹤华亭,悔之晚矣。”

  • 阮宗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聚族而居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一:“乾隆己卯北榜,任邱 边氏同宗获隽者六人……按:边氏聚族河间,已数百载。阮宗南北,裴眷东西,其行辈几不可复辨。”【词语阮宗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髀肉生

    同“髀肉复生”。唐白居易《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》诗:“战袍破犹在,髀肉生欲圆。”

  • 铜章

    《汉官仪》:“县令秩五百石,铜章墨绶。”汉代官制,凡县令均颁发铜印一枚。后因以为县令所佩之印,也可代称县令。宋.黄庭坚《次元明韵寄子由》:“欲解铜章行问道,定知石友许忘年。”【词语铜章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衣锦夜行

    同“衣绣夜行”。《古今小说.临安里钱婆留发迹》:“钱镠叹道:‘闻古人有云: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耳。’”《廿载繁华梦》二十回:“古人说:‘富贵不还乡,就如衣锦夜行。’那有知得?大人不如趁满任回来。”

  • 越俎代疱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”庖人:厨子。尸: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。祝:祭祀时替人告神求福的人。樽俎:古代盛酒和盛肉的器皿。意为人各有职,尽管厨子不尽职,尸祝也不必超越自

  • 撒瑟

    古代士人,遇父母有疾,撤琴瑟,以示孝意。《仪礼.既夕礼》:“有疾,疾者斋,养者皆斋,撤琴瑟。”后则常以“撤瑟”指死亡。清代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胡四姐》:“我今名列仙籍,本不应再履尘世,但感君情,敬报撤瑟

  • 断鳌立极

    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撑起欲倾之天。比喻匡时济世,功业宏伟。宋秦观《代贺坤城节表》:“断鳌立极,追配于娲皇;用楫济川,责成于傅说。”兼语 折断大龟的足来立四极。语本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

  • 死矣盆成括

    盆成括:盆成,复姓;括,名。战国时人。 原意是说盆成括会死的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盆成括仕于齐,孟子曰:‘死矣盆成括!’”后有人将“盆”解释成“浴盆”,将“括”解释成“沈括”,用以调侃。元.宋元

  • 刮骨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关羽传》:“羽尝为流矢所中。贯其左臂,后创虽愈,每至阴雨,骨常疼痛。医曰:‘矢镞有毒,毒入于骨,当破臂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’羽便伸臂令医劈之。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