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脚猫

三脚猫

宋.缺名《百宝总珍集》卷十《解卖》:“物不中谓之三脚猫。”元.陶宗仪《辍耕录.水仙子》:“张明善作北乐府《水仙子》讥时云:‘……说英雄,谁是英雄?五眼鸡,岐山鸣凤;两头蛇,南阳卧龙;三脚猫,渭水非(飞)熊。’”

张明善讥讽时政腐败,世风日下,有才之士沦于沟壑,庸人渣滓却日日飞腾,五眼鸡成了岐山凤,两头蛇成了南阳卧龙,三脚成了渭水飞熊。后因以“三脚猫”指技艺不精或略知皮毛的“半瓶子醋”。

明.郎瑛《七修类稿.奇谑.三脚猫》:“俗以事不尽善者,谓之三脚猫。”


偏正 原讥讽把无才能的人当成英雄,后指技艺不精、只略知皮毛、勉强凑合的人。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28:“说英雄,谁是英雄? 五眼鸡,歧山鸣凤;两头蛇,南阳卧龙;~,渭水非熊(飞熊)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讥讽徒有其表而不中用的技艺。


【词语三脚猫】  成语:三脚猫汉语词典:三脚猫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隧见母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(郑庄公)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,曰:‘不及黄泉,无相见也。’既而悔之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,闻之有献于公,公赐之食,食舍肉。公问之,对曰:‘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,未尝君之羹,请以遗

  • 老斫轮

    源见“轮扁斫轮”。称精于其艺、经验丰富的老手。宋黄庭坚《次韵郭明叔长歌》:“诗书自可老斫轮,智略足以解连环。”【词语老斫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斫轮

  • 如虎傅翅

    《韩非子.难势》:“故《周书》曰:‘毋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之。’”按,《周书》语见《逸周书.寤做解》。《三国志.魏书.张既传》:“既曰:‘唯(曲)光等造反,郡人未必悉同。若便以军临之,吏民羌胡

  • 一贫如洗

    一无所有,形容贫穷到极点。元代关汉卿《窦娥冤》楔子:“读尽缥缃万卷书,可怜贫杀马相如……小生一贫如洗,流落在这楚州居住。”缥缃:淡青色和淡黄色的帛,古时用作书囊或书衣,因以代指书卷。马相如:指司马相如

  • 刻木当严亲

    源见“丁兰刻木”。称誉人孝敬父母。三国 魏曹植《灵芝篇》:“丁兰少失母,自伤早孤茕,刻木当严亲,朝夕致三牲。”

  • 相如渴病

    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唐罗隐《听琴》诗:“不知一盏临邛酒,救得相如渴病无?”

  • 怀觚握椠

    同“怀铅提椠”。觚,古代写字用的木板。清龚自珍《〈阮尚书年谱〉第一序》:“海内之士,怀觚握椠之伦,介景者锵羊,祝延者漎萃。”见“怀铅提椠”。清·龚自珍《〈阮尚书年谱〉第一序》:“海内之士,~之伦,介景

  • 弃甲

    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牛则有皮,犀兕(si)尚多,弃甲则那?”宋国华元被俘逃归后,监督军民修筑城墙,人们都讥刺他当过俘虏,弃甲归来。他使陪乘人回答说:‘牛有牛皮,犀兕多得很,取皮制甲有何难,丢掉盔甲算

  • 哀乐中年

    源见“东山丝竹”。指人到中年后常为哀乐事而感情激动。清黄遵宪《在伦敦写真志感》诗:“递增哀乐中年感,等是寻常行路人。”

  • 槐黄

    同“槐花黄”。宋范成大《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》诗之三:“槐黄灯火困豪英,此去书窗得此生。”【词语槐黄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