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露圭角

不露圭角

礼记.儒行》“毁方而瓦合”汉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小人合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圭角谓圭之锋铓有楞角。言儒者身恒方正,若物有圭角;不欲异众过甚,去其大圭角,言犹有小圭角也。”后因以“不露圭角”谓深沉不露锋芒或迹象。元刘祁归潜志》卷八:“彦高《人月圆》,半是古人句,其思致含蓄甚远,不露圭角,不尤胜于宇文自作者哉?”


见“不见圭角”。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:“如彦高《人月圆》,半是古人句,其思致含蓄甚远,~,不犹胜于宇之自作者哉?”


【词语不露圭角】  成语:不露圭角汉语词典:不露圭角

猜你喜欢

  • 牖下窥龙

    源见“叶公好龙”。窗间看到真龙。比喻面临真实情景。宋王安石《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》诗:“蕉中得鹿初疑梦,牖下窥龙稍眩真。”

  • 虞虢相依

    源见“虢灭虞亡”。比喻相邻两国相互依存,利害相关。唐 周昙《春秋战国门.宫之奇》诗:“虞 虢相依自保安,谋臣吞度不为难。”

  • 槎上汉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喻指居官朝廷中。唐骆宾王《海曲书情》诗:“未能槎上汉,讵肯剑游燕。”

  • 珠在掌

    源见“掌上明珠”。比喻极为爱重。宋苏轼《京师哭任遵圣》诗:“平生唯一子,抱负珠在掌。”

  • 洗垢求瑕

    同“洗垢求瘢”。宋苏轼《杭州召还乞郡状》:“以此知党人之意,未尝一日不在倾臣,洗垢求瑕,止得此事。”见“洗垢索瘢”。宋·苏轼《杭州召还乞郡状》:“以此知党人之意,未尝一日不在倾臣,~,止得此事。”【词

  • 依样画葫芦

    宋.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一:“谷自以久次旧人,意希大用。建隆(宋太祖年号)以后为宰相者,往往不由文翰,而闻望皆出谷下。谷不能平,乃俾其党与,因事荐引,以为久在词禁,宣力实多,亦以微伺上旨。太祖笑曰:‘颇

  • 才倚马

    同“才高倚马”。宋杨冠卿《水调歌头.赠维扬夏中玉》词:“气吞虹,才倚马,烂银钩。”

  • 鹈梁

    同“维鹈”。宋苏轼《谢赐对衣金带马表》之二:“伏念臣衰朽无功,蠢愚不学。已分鹈梁之刺,敢逃负乘之讥!”【词语鹈梁】   汉语大词典:鹈梁

  • 豚儿

    同“豚犬”。谦称自己的儿子。《聊斋志异.青凤》:“俄少年自外入。叟曰:‘此豚儿也。’”【词语豚儿】   汉语大词典:豚儿

  • 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

    见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这一种杂志,大约小峰是~也。”【词语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】  成语:食之无味,弃之不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