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高雅的作品。唐刘禹锡《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对月》诗:“一奏荆人《白雪歌》,如闻洛客扶风坞。”
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谓以次充优。傅尃《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》:“余友高子,近辑《诗徵》:综卅年以来,捃一世之彦,旁求名集,博访通人,去门户之嫌,泯同异之辨……犹恐涉乎标榜,未厌群流;或失精严,转疵竽滥。故
同“三表五饵”。清 霅中人《〈中西纪事〉后序》:“三表不闻于汉庭,五利奚裨于晋国?”【词语三表】 汉语大词典:三表
质:朴实。文:文彩。野:粗野。史:言词华丽,这里有虚浮的意思。 朴实超过文彩就未免粗野,文彩超过朴实就未免虚浮。 古代儒家认为文质必须配合适当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
源见“山公启事”。指甄拔人才的启奏。清吴伟业《寄房师周芮公先生》诗之四:“巨源当日称知己,误玷名贤启事中。”
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,故看马齿就可知马的年龄。《谷梁传.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,”后遂以“马齿长”自谦年岁徒增。参见“马齿徒增”条。
南朝梁.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仲洽:‘三月三日曲水,其义何者?’……尚书郎束皙进曰:‘……昔周公成洛邑,因流水泛酒,故逸诗云:“羽觞随波流。”又秦昭王三月上已置酒河曲,见金人自河而出,
源见“剪发待宾”。谓贤母教子有方。元秦简夫《剪发待宾》三折:“着人道娘教子,我为你后人说,陵母伏剑,陶母邀宾,孟母三移。”【词语陶母邀宾】 成语:陶母邀宾汉语大词典:陶母邀宾
战国.庄周《庄子.秋水》:“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辨牛马。”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其二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清泾浊渭何当分。”杜甫诗意出自《庄子》,“去马来牛”意为河水暴涨,两岸距离
见“措手不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