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借指地方官。唐徐凝《送李补阙归朝》诗:“驷马归咸秦,双凫出海门。”宋苏轼《次韵陈海州书怀》:“酒醒却忆儿童事,长恨双凫去莫攀。”【词语双凫】 汉语大词典:双凫
《诗经》“虞芮质厥成”毛苌传:“虞、芮之君相与争田,久而不平,乃相谓曰:‘西伯仁人也,盍往质焉(质,问明,此是求裁断明白之义)?’乃相与朝周。入其境,则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。入其邑,男女异路,班白不提挈
多:副词。徒然,只是。 只不过表明他不知量力罢了。 指斥人们不能正确估量自己。语出《论语.子张》:“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人虽欲自绝,其何伤于日月乎?多见其不知量也。”《文选.朱叔元〈为幽州牧
同“文翁化俗”。唐杜甫《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诗:“诸葛 蜀人爱,文翁儒化成。”
源见“方朔偷桃”。指仙道生活。明高启《送吕志学秀才入道》诗:“客窗炊黍回新梦,仙圃偷桃记昔缘。”
《南史.虞愿传》:“虞愿字士恭,会稽馀姚人也。……海边有越王石,常隐云雾,相传云‘清廉太守乃得见’。愿往就观视,清彻无所隐蔽。”福州城南海边有越王石,平时常隐于云雾之中,据传说太守贪者看不见,只有清廉
古代礼制规定男女结婚年龄为:男子三十,女子二十。语出《周礼.地官.媒氏》:“媒氏掌万民之判,凡男女自成名以上,皆书年月日名焉。令男三十而娶,女二十而嫁。”明.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四四回:“古人男子三十
同“回文诗”。宋无名氏《九张机》词之二:“织成一段,回文锦字,将去寄呈伊。”
同“武城弦”。唐孟浩然《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》诗:“酒邀彭泽载,琴辍武城弹。”
以盾为枕,表示誓报父母之仇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子夏问于孔子曰:‘居父母之仇,如之何?’夫子曰:‘寝苫枕干,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。’”郑玄注:“干,盾也。”苫:古时居丧时睡的草荐。【词语枕干】 汉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