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剑跃双龙”。前蜀韦庄《春云》诗:“山好只因人化石,地灵曾有剑为龙。”
《礼记.内则》:“由命士以上,父子皆异宫,昧爽而朝,慈以旨甘。日出而退,各从其事。日入而夕,慈以旨甘。”后因以“甘旨”为养亲的食物。南朝 梁任昉《上萧太傅固辞夺礼启》:“饥寒无甘旨之资,限役废晨昏之半
源见“酒池肉林”、“肉山酒海”。形容穷奢极欲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陆姑救易》:“喜共游皇宫御台,须沉醉肉林酒海。”【词语肉林酒海】 成语:肉林酒海
源见“生公点石头”。借指高僧说法。清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!”见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。清·俞樾《金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~之地乎?”【典
《易.艮》:“《彖》曰:艮,止也。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”后以“止艮”谓停止。唐李程《蒙泉赋》:“宜习坎以为德,胡止艮而莫前!”【词语止艮】 汉语大词典:止
《论语.雍也》:“子华使于齐,冉子为其母请粟。子曰:‘与之釜。’请益。曰:‘与之庾。’冉子与之粟五秉。”杨伯峻注:“五秉则是八十斛……周秦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。”后借指赈穷济急之粮。《梁书.诸葛璩传
犹“泾渭分明”。晋.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北有清渭浊泾,兰池周曲。”亦作“浊泾清渭”。唐.杜甫《秋雨叹》诗:“去马来牛不复辨,浊泾清渭何当分。”元.刘秉忠《木兰花慢.望月婆罗门引》词:“谁辨浊泾清渭,一任
同“作霖雨”。宋范仲淹《稼穑为宝赋》:“或剖巨蚌以劳心,攻他山而竭力,在寒暑则非民之服,在饥馑则非民之食,徒闻贾祸之辱,莫见作甘之德。”【词语作甘】 汉语大词典:作甘
同“厝火积薪”。明沈钦圻《咏史》诗:“但识凭江险,而忘厝火危。”清吴伟业《焦桐》诗:“汉家忘厝火,绝调过江来。”【词语厝火】 汉语大词典:厝火
少数人供奉多数人。意思是生产的人少,消费的人多。《后汉书.王符传》:“今察洛阳,资末业者什于农夫,虚伪游手什于末业。是则一夫耕,百人食之;一妇桑,百人衣之。以一奉百,孰能戒之!”偏正 奉,供养。一个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