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鸟私情

乌鸟私情

古时传说,小乌鸦翅膀长成,就会为父母衔食,以报哺养之恩。因而用“乌鸟之情”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。也称“乌鸟私情”。李密,字令伯,父母早亡,祖母刘氏抚养其长大,博涉群书,机警善辩,而又至孝,蜀汉封之为太子洗马,蜀亡后,邓艾闻其名,辟为主簿不就。晋武帝立太子,征为太子洗马,屡下诏书催逼,李密只好上表说:“祖母刘氏现在气息奄奄,朝不保夕。我没有祖母的抚养,就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,祖母没有我,也不能度过余生,母孙二人,相依为命,所以我不敢稍稍远行。臣今年44岁,祖母已96岁高龄,所以我将来报效陛下的时间长,而报答祖母养育之恩的时间不多了。乌鸦还有反哺之情,乞求陛下允许我能为祖母养老送终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杨戏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华阳国志》卷45第1079页:“晋武帝立太子,征为太子洗马,诏书累下,郡县逼遣,于是密上书曰:‘……臣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,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报养刘之日短也。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谢官状》:“乌鸟私情,得尽欢于展养。”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5回:“臣已离家日久,老母现在抱病垂危,望陛下赐臣还乡,少遂乌鸟私情。”


偏正 相传乌鸦有反哺之情,因此称之为“孝鸟”。比喻子女对长辈的孝顺之心。语出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”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臣已离家日久,老母现在抱病垂危,望陛下赐臣还乡,少遂~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孝心方面。→问安视膳 昏定晨省 ↔忤逆不孝 老牛舐犊


【词语乌鸟私情】  成语:乌鸟私情汉语词典:乌鸟私情

猜你喜欢

  • 遵养待时

    同“遵养时晦”。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永宁寺》:“害卿兄弟,独夫介立,遵养待时,臣节讵久。”范祥雍校注:“此言尔朱荣待有时机,即欲篡夺。”见“遵养时晦”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~,

  • 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

    殆:危险。 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,还可以保持长久。 戒人不要贪得无厌。语出《老子》四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五代.南唐.潘佑《为李后主与南汉后主第二书》:“玉帛朝聘之礼才出于境,

  • 青鸟衔书

    同“青鸟传书”。元柳贯《题宋徽宗献寿桃图》:“青鸟衔书昨夜来,蟠桃如斗核如杯。”

  • 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

    宋.苏轼《东坡题跋.书摩诘〈蓝田烟雨图〉》:“味摩诘(王维)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形容诗歌形象描情写景,意境幽美,使读者如置身于画图之中。清.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回:“道姑道:‘斗

  • 探龙颔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科举及第。唐罗隐《寄前户部陆郎中》诗:“桂堂纵道探龙颔,兰省何曾驻鹤心?”亦喻冒犯君威。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:“汉官之视虏主,无以异于吾族帝王,乃欲昂首伸眉,上法先正,外饰直言之名,

  • 不蔓不支

    见“不蔓不枝”。欧阳予倩《谈昆剧〈十五贯〉和〈长生殿〉的演出》:“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蕙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,只留熊友兰与苏戌娟的一条线,干干净净八场戏,~,我以为异常好。”【词语不蔓不支】  成语:

  • 出匣双龙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雷焕在丰城掘出石匣中的双剑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铭》:“衔珠两鹤,同归紫盖之松;出匣双龙,共没延平之水。”

  • 窃?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人有亡?(同“斧”)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?也;颜色,窃?也;言语,窃?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?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?。他日而复见其邻人之子,动作态度,无似窃?者。”后以为目

  • 白头之叹

    源见“白头吟”。谓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一折:“此身皆托于足下,勿以他日见弃,使妾有白头之叹。”偏正 年老时的悲哀叹息。清·洪异《长生殿·密誓》:“妾蒙陛下宠眷,六宫无比。

  • 树德莫如滋,除害莫如尽

    建树德业最好不断兴建,去掉毒害,最好去除干净。语出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引《书》:“树德莫如滋,除害莫如尽。”(今伪古文《书.泰誓下》作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”。)《左传.哀公元年》:“伍员曰:‘臣闻之: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