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歧路亡羊”。谓分歧迷离。清方东树《〈切问斋文钞〉书后》:“循陆氏之言,而证以卷中之文,将使义理日以歧迷,文体日以卑伪。”【词语歧迷】 汉语大词典:歧迷
同“傅说舟”。唐苏颋《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》诗:“傅舟来是用,轩驭往应迷。”
①比喻诗文内容形式俱美。唐李华《唐杨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》: “班彪识理,张衡宏旷,曹植丰赡,王粲超逸,嵇康标举,此皆金相玉质,所尚或殊,不能备举。” ②比喻人才英俊,秀外慧中。《周书·苏绰传》: “若
《礼记.檀弓上》:曾子对子夏说:“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,退而老于西河之上。”据说有一次,孔子的学生曾参对子夏(卜商)说,准备退休之后到西河去养老。孔子死后,子夏到魏国西河去讲学,活到九十多岁。《抱朴
比喻占取非所应得利益。公元前605年,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甲鱼。当时郑国大夫公子宋、公子家二人正在入朝,突然,公子宋的食指跳动不已,就把它给子家看,说,以往我发生这种情况,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。等到进朝
同“沙堤”。宋李廷忠《水龙吟.寿宁国太守王大卿正月二日》词:“有东风传报,都人已为,筑沙堤路。”宋 曾开国《摸鱼儿.寿吴权州》词:“见说道,长安新筑沙堤路。”
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赵岐注:“所以动其心,坚忍其性,使不违仁。”后以“动心忍性”多指不顾外界阻力,坚持下去。清何焯《义门读书记.中庸》:“即如处患难,便该要动心忍性。”并
《左传.定公五年》:“吴师居麇。子期将焚之,子西曰:‘父兄亲暴骨焉,不能收,又焚之不可。’子期曰:‘国亡矣,死者若有知也,可以歆旧祀,豈惮焚之?’焚之而又战,吴师败。”吴楚交战,吴师肓於麇(jūn)地
同“季布千金诺”。唐温庭筠《上封尚书启》:“假刘公之一纸,达彼春卿;成季布之千金,沾于下士。”
《晋书.李含传》:晋直臣李含,官秦国郎中令,因不谄事权臣受到尚书赵浚、大中正傅祗、中正庞腾挟嫌陷害。中丞傅咸为此上表:“(臣)见含为腾所侮,谨表以闻,乞朝廷以时博议,无令腾得妄弄刀尺。”刀尺,是以剪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