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入为主

先入为主

汉书.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覆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后因以“先入为主”谓以先接受的意见或印象为依据,形成成见,不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后来的不同意见。康濯《春种秋收.代理支书》:“甚至为了先入为主,他都没有把自己的材料事先告给王庆丰。”


主谓 先听到的事深深扎根于心,以后听到的不同说法,就不易接受。语本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《啼》:“家树从幼就有点怕叔叔,虽然现在分居多年,然而那~的思想,总是去不掉。”△常用于指某种说法或印象。→先入之见 先声夺人 ↔后来居上


解释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,有了成见,后来就不易再接受其他意见。

出处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

息夫躬是西汉哀帝时人,以检举揭发东平王谋反起家,担任光禄大夫。息夫躬接近了皇帝之后,对朝廷官员大加贬议。当时的丞相王嘉怀疑东平王的案子不实,反对对息夫躬等人的任用,不料反倒得罪了皇帝。从此,朝廷上下都非常害怕息夫躬,担心他说自己的坏话,路上遇见他都不敢正眼相看。

这一年,匈奴王单于因病没来朝拜汉哀帝。息夫躬认为这是匈奴的托词,他们一定另有阴谋,于是向皇帝上书,建议无中生有地捏造事件,来挑拨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。汉哀帝于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,左将军公孙禄认为:“汉朝一向以恩威和信义使少数民族归顺。息夫躬却企图利用不讲信义的欺诈手段,他的建议不应当被批准。”哀帝在听了息夫躬和公孙禄的辩论之后,不再向群臣征求意见,只单独和息夫躬商量。息夫躬又趁机用天象劝说哀帝,说:“最近这些异常的天象,是要发生兵祸的征兆。希望派人加强巡视,杀死一个郡太守来树立威望,震惊周边各族,以此来抑制异常事件的发生。”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,就去询问丞相王嘉。王嘉说:“感动百姓要靠实际行动而非空谈,要顺应天意也得实实在在而非华而不实。对地位卑贱的百姓,尚且不能欺诈,更何况对圣明的上天呢?那些阿谀狡诈之人,往往附会天文历象,胡乱猜测,编造谎言,企图在国家大动干戈时谋取自己的好处,他们的话实际不可听信。阿谀奉承会有损君王的品德,阴险狡诈则百姓怨恨,善辩狡猾会破坏正道,严峻刻薄会伤害君王的恩威。从前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说,以至于惨败,于是悔过自责,思念老人的忠告,最终名垂后世。但愿陛下您借鉴古人的得失,反复斟酌、三思后行,不要只听信先提供给您的意见,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”

汉哀帝没有接受王嘉的建议,仍按照息夫躬的意见下发了诏书。后来国家发生变故,息夫躬等人被罢官免职,遣送回家。


【词语先入为主】  成语:先入为主汉语词典:先入为主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马具檄

    源见“倚马才”。形容文思敏捷,为文一挥而就。宋张孝祥《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》:“横槊能赋诗,下马具檄草。”

  • 算沙抟空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四引《鲁连子》:“淄 渑之沙,计兒不能数。”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后因以“算沙抟空”谓驾御繁难,能人之所不能。清黄宗羲《黄泽望圹志》:“

  • 五柳先生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指陶潜。宋杨万里《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》诗:“老夫老矣不归去,五柳先生应笑汝。”亦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。唐雍陶《和孙明府怀旧山》:“五柳先生本在此,偶然为客落人间。”【词语五柳先生

  • 千木奴

    同“千头木奴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》:“参军但有四立壁,初无临江千木奴。”

  • 政由己出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三年,遂将五诸侯灭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号为‘霸王’。”后因以“政由己出”谓政令由自己一人发出。指把持大权,独断专行。章炳麟《为〈民报〉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

  • 裂麻

    《旧唐书.阳城传》:“阳城字亢宗,北平人也。……时德宗在位,多不假宰相权,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。于是裴延龄、李齐运、韦渠牟等以奸佞相次进用,诬谮时宰,毁诋大臣,陆贽等咸遭枉黜,无敢救者。城乃伏阁上疏,与

  • 秦堇勇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年》:“晋恂偃、士匄请伐偪阳,而封宋向戍焉。荀瑩曰:‘城小而固,胜之不武,弗胜为笑。’固请。丙寅,围之,弗克。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。……主人县布,堇父登之,及堞而绝之。队则又县之,苏而

  • 摧枯拉腐

    见“摧枯拉朽”。《三合会讨满清檄文》:“~,破釜沉舟。”【词语摧枯拉腐】  成语:摧枯拉腐汉语大词典:摧枯拉腐

  • 千金价

    《史记.大宛列传》:“天子既好宛马,闻之甘心,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。”汉武帝刘彻听说西域大宛马很好,便派遣使臣持千金和金马去交换贰师城的良种马。后因用为咏良马之典。唐.杜甫《骢马

  • 两绶金赏

    《汉书.金日磾传》:“日磾两子,赏,建,俱侍中,与昭帝略同年,共卧起。赏为奉车,建驸马都尉。及赏嗣候,佩两绶,上谓霍将军曰:‘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?’霍光对曰:‘赏自嗣父为侯耳。’……时年俱八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