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出类拔萃

出类拔萃

原作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”。指超出于同类。后则用出类拔萃形容德才超越寻常。孟子认为,作为孔子的高足,宰我、子贡和有若,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,即使夸大一点,他们也绝不至于怀着私情而故作赞扬。宰我说,依我对老师的看法,他比尧舜高明得多。子贡说,一般说来,见到一个国家的礼制,就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;听了人家的乐调,便可以了解这个人的道德;即使百世以后,人们评价历代帝王,也不能离开孔子所订的标准。自有人类以来,没有一个人象孔子这样伟大。有若说,难道只有人有高下之分吗?麒麟和走兽,凤凰和群鸟,泰山和小土堆,河海和路上横流的那些无源之水,是同类;圣人和百姓,也是同类。但孔子却大大超过了他的同类,自有人类以来,没有哪一个能象孔子那样伟大的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公孙丑》上:“(孟子)曰:‘宰我、子贡、有若,智足以知圣人,汗不至于阿其所好。’宰我曰:‘以予观于夫子,贤于尧舜远矣。’子贡曰:‘见其礼而知其政,闻其乐而知其德,由百世之后,等百世之王,莫之能违也。自生民以来,未有夫子也。’有若曰:‘岂惟民哉?麒麟之于走兽,凤皇之于飞鸟,太山之于丘垤,河海之于行潦,类也。圣人之于民,亦类也。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蒋琬传》:“琬出类拔萃,处群僚之右。”


并列 才能很高,超过别人。语本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。”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在日本,似乎有着写得越艰深难懂越好,越能作为~的作品而受到尊重这样的风气。”△褒义。描写人才能出众。→鹤立鸡群 超群绝伦 ↔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滥竽充数。也作“出类拔群”、“出类超群”、“出群拔萃”、“拔萃出类”、“拔类超群”、“拔群出萃”、“拔群出类”。


出类拔萃”指德、才出众,超出同类。

“出”,出于、出自。

“类”,同类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 “麒麟之于走兽,凤凰之于飞鸟,太山之于丘垤 ( dié,小土阜) ,河海之于行潦,类也。圣人之于民,亦类也。”

“拔”,拉出来,抽出来。引申有突出、超出义。

“萃”是何义呢? 为什么说 “拔萃”呢?

“萃”,草丛生貌。引申为 “聚集”义,如 “群英荟萃”。亦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。聚集在一起的人即为同 “类”,因此,“拔萃”之义即为超出同类; “出类拔萃”即为出于同类而超出其类。 “萃”在此用的是其引申义,指群体。

孟子》同篇言: 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这是对孔子的赞扬,后形成 “出类拔萃”一语,用以形容德才出众、超越寻常之意。“超群脱俗”义犹此。


【词语出类拔萃】  成语:出类拔萃汉语词典:出类拔萃

猜你喜欢

  • 讴歌顺人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尧崩,三年之丧毕,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,天下诸侯朝觐者,不之尧之子而之舜;讼狱者,不之尧之子而之舜;讴歌者,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,故曰,天也。夫然后之中国,践天子位焉。”顺人,顺应

  • 雕虎焦原

    《尸子》:“中黄伯曰: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。”又:“莒国有石焦原者,广寻,长五十步,临百仞之谿,莒国莫敢近也。有以勇见莒子者,独却行剂踵焉。”后以“雕虎焦原”谓壮士履险。清黄宗羲《千秋王府君墓志铭

  • 尊俎折冲

    同“樽俎折冲”。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.骈俪二》:“尊俎折冲,呈赤云之胜气;江山如画,照黄纸之除书。”见“折冲尊俎”。【词语尊俎折冲】  成语:尊俎折冲汉语大词典:尊俎折冲

  • 诸葛巾

    蜀汉诸葛亮所戴的头巾,明代王圻、王思义辑《三才图会.衣服一》:“诸葛巾,一名纶( ㄍㄨㄢ guān 官)巾,诸侯武侯尝服纶巾,执羽扇,指挥军事。”【词语诸葛巾】   汉语大词典:诸葛巾

  • 月兔

    同“玉兔”。唐杜荀鹤《与友人话别》诗:“月兔走入海,日乌飞出山。”亦泛指兔。唐李白《观猎》诗:“箭逐云鸿落,鹰随月兔飞。”【词语月兔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兔

  • 东山佩玦

    《左传.闵公二年》:“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(北狄一支系,在今山西垣曲一带。)……大子帅师,公衣之偏衣(偏衣,以背缝中分,左右异色,故曰偏,半同公服色),佩之金玦(金玦,青铜做成像玉玦之佩饰,起兵

  • 蔺舌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既罢归国,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右。廉颇曰:‘我为赵将,有攻城野战之大功,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,而位居我上。且相如素贱人,吾羞,不忍为之下。’宣言曰:‘我见相

  • 诗仙

    297 ① 指诗才高超飘逸,不同凡尘的诗人。唐代牛僧孺《李苏州遗太湖石因题》诗:“诗仙有刘、白,为汝数逢迎。”刘:指刘禹锡。白:指白居易。【词语诗仙】   汉语大词典:诗仙

  • 蒸鱼闻匕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七年》载:鲁昭公二十七年(即元公前五一五年,吴王僚十二年),吴公子光(阖闾)想趁吴王僚因楚丧(公元前五一六年楚平王死)而发兵侵楚被楚军截断归路、吴季札出使晋国、国内空虚之机,刺杀吴王僚

  • 王恭入雪

    源见“王恭鹤氅”。形容衣着高雅。北周庾信《谢赵王赍白罗袍裤启》:“程据上表,空论雉头;王恭入雪,虚称鹤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