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刘毅答诏

刘毅答诏

晋书.刘毅传》:“帝尝南郊,礼毕,喟然问毅曰:‘卿以朕方汉何帝也?’对曰:‘可方桓 灵。’帝曰:‘吾虽不及古人,犹克己为政。又平吴会,混一天下。方之桓 灵,其已甚乎!’对曰:‘桓 灵卖官,钱入官库,陛下卖官,钱入私门。以此言之,殆不如也。’帝大笑曰:‘桓 灵之世不闻此言。今有直臣,故不同也。’”后遂以“刘毅答诏”谓敢于谏诤。唐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札率尔遣兴寄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郭钦上书见大计,刘毅答诏惊群臣。”


主谓 《晋书·刘毅传》载:“帝尝南郊,礼毕,喟然问毅曰:‘卿以朕方汉何帝也?’对曰:‘可方桓灵。’帝曰:‘吾虽不及古人,犹克己为政。又平吴会,混一天下。方之桓灵,其已甚乎!’对曰:‘桓灵卖官,钱入官库,陛下卖官,钱入私门。以此言之,殆不如也。’帝大笑曰:‘桓灵之世,不闻此言。今有直臣,故不同也。’”后因以“刘毅答诏”谓敢于直谏。唐·杜甫《暮秋枉裴道州札率尔遣兴寄呈苏涣侍郎》诗:“郭钦上书见大计,~惊群臣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表示直言进谏。


【词语刘毅答诏】  成语:刘毅答诏汉语词典:刘毅答诏

猜你喜欢

  • 焚券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(冯谖)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券。券遍合,起矫命,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,民称万岁。”战国时,冯谖为给孟尝君“市义”,来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,假托孟尝君之命,当众焚烧了全

  • 李膺舟

    源见“李郭同舟”。美称名人雅士所乘之舟。唐许浑《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》诗:“宾馆尽开徐穉榻,客帆空恋李膺舟。”【词语李膺舟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膺舟

  • 昭仪

    后宫女官名。汉元帝时置。《汉书.外戚传》:“昭仪位视丞相,爵比诸侯王。”《文选.张衡.西京赋》:“是时后宫嬖人,昭仪之伦。”薛综注:“昭仪,后宫官也。”【词语昭仪】   汉语大词典:昭仪

  •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王子猷(王徽之)居山阴,夜大雪,眠觉,开室命酌酒,四望皎然,因起彷徨,咏左思《招隐诗》。忽忆戴安道(戴逵),时戴在剡(今浙江嵊县),即便夜乘小船就之,经宿方至,

  • 仰观俯察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”后以“仰观俯察”指多方或仔细观察。三国 魏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,故有无功之治;驰骋常人之域,故有一切之寿。仰观俯察,莫不

  • 蚁动闻牛

    《世说新语.纰漏》:“殷仲堪(殷觊从弟,善清谈)父病,虚悸,闻床下蚁动,谓是牛斗。孝武(晋孝武帝司马曜)不知是殷公,问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(此同否)?仲堪流涕而起曰:‘臣进退唯谷。’”晋孝武帝时,殷促堪

  • 矫枉过直

    同“矫枉过正”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.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:“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

  • 泾浊渭清

    见“泾渭分明”。清·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·学篇》26:“泾涨渭涸,则‘~’。”【词语泾浊渭清】  成语:泾浊渭清汉语大词典:泾浊渭清

  • 竹成龙

    同“竹杖成龙”。宋裘万顷《次施真人韵》:“勿疑蕉覆鹿,会见竹成龙。”

  • 不因人热

    《东观汉记.梁鸿传》:“(鸿)常独坐止,不与人同食。比舍先炊已,呼鸿及热釜炊。鸿曰:‘童子鸿,不因人热者也!’灭灶更燃火。”明.何良俊《世说新语补》卷一《德行》亦载此事。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,平时不愿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