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势不两立

势不两立

双方尖锐对立,其势不可并存。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:“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亦作“势不两存”。《三国志.吴志.陆逊传》:“得报恳恻,知与(文)休久结嫌隙,势不两存。”


主谓 势,情势;立,存在、生存。指对立的双方彼此不能同时存在。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看这光景是~了,我有甚么嘴脸去劝他?”△多用于形容矛盾尖锐。→誓不两立 不共戴天 你死我活↔亲密无间。 也作“势不并立”、“势不两存”。


【词语势不两立】  成语:势不两立汉语词典:势不两立

猜你喜欢

  • 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

    雄关:雄伟险要的关塞。漫道:莫说,别说。而今:如今。迈步:跨开大步。从头越:从山头跨越过去。 别说雄关真像钢铁那样牢固,现在我们就迈开大步从它头上跨过去了。 形容革命者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。

  • 书传黄耳

    同“书凭犬”。清龚鼎孳《初归居巢感怀》诗:“书因入雒传黄耳,乌为伤心改白头。”

  • 豆萁燃

    同“豆萁相煎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琅琊就镇》:“棣花荣,君恩宠;豆萁燃,干戈动。”

  • 漂母拯饥

    同“漂母饭”。明 邵璨《香囊记.酬恩》:“漂母拯饥,曾以千金之报;翳桑饿士,犹怀箪食之恩。”

  • 谢客池塘梦

    同“谢池梦草”。谢灵运小名客儿。清赵怀玉《思佳客》词:“王郎庭院春常借,谢客池塘梦未残。”

  • 一斛贮槟榔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载:穆之世居京口(丹徒),少时家贫,常就岳家乞食。一日食饱求槟榔,其妻兄弟戏之曰:“槟榔消食,君乃常饥,何忽须此?”及穆之为丹阳尹,召妻兄弟饮,至醉饱,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。后

  • 一斗胜凉州

    源见“斗酒博凉州”。形容酒美或以酒为乐。宋苏轼《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饮酒未七十而致仕》诗:“自言酒中趣,一斗胜凉州。”

  • 千金报

    同“千金答漂母”。南朝 陈张正见《赋得韩信诗》:“野有千金报,朝称三杰名。”

  • 官样词章

    见“官样文章”。【词语官样词章】  成语:官样词章

  • 贤良文学

    汉代取士科目之一,始于汉武帝。简称“贤良”或“文学”。名称虽与“贤良方正”略异,性质相同。详“贤良方正”条。【词语贤良文学】  成语:贤良文学汉语大词典:贤良文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