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卑躬屈己

卑躬屈己

躬,身体。卑躬,弯腰。形容屈己奉人,后含没有骨气之意。原北魏李冲用来形容自己与李彪共事时的情状,责备彪跋扈。李彪,名是高祖所赐,字道固,顿丘(今河南浚县)人,家世寒微,有大志,好学不倦。初入仕时,李冲优礼相待,彪也深相宗附,后彪官至御史中尉、著作郎,受高祖恩宠,性又刚烈,成了远近畏惧的人。车驾南伐后,彪与仆射李冲、任城王澄等留京参事,彪每当与冲等意见不同就发怒,事事专恣而行。于是冲上表道:“臣与彪相识垂二十载,初见他才优学博,谓其拔萃;及彪宦位显达,抨击奸邪激烈而无隐避,臣也钦佩他忠直;虽见他时而偏急,也不以为瑕,尽管有人说他威暴,臣以为是执法之官得罪人,易生闲言;现大驾南行,臣与他朝夕共事,才知他言行相乖,专恣无忌,而且推过于人,喜人谄媚,听其言似忠恕贤士,检其行是佞暴之徒。臣与任城王在他面前,须卑躬屈己,如恭顺的弟弟事奉威暴的兄长,他所想所要的,是或不是,无不屈从。如臣所列为实,宜诛彪,以防乱政;如臣言无证,可流放臣,以禁谗言。”时高祖在悬瓠,览表叹愕,有司要处彪死刑,高祖只除其名,彪离朝回乡。亦作卑躬屈膝、卑躬屈节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62《李彪传》1391、1393页:“冲又表曰:‘及去年大驾南行以来,彪兼尚书,日夕共事,始乃知其言与行舛,是己非人,专恣无忌,尊身忽物,安己凌上,以身作之过深劾他人,己方事人,好人佞己。听其言同振古忠恕之贤,校其行是天下佞暴之贼。臣与任城卑躬屈己,若顺弟之奉暴兄。其所欲者,事虽非理,无不屈从。依事求实,悉有成验。如臣列得实,宜殛彪于有北,以除奸矫之乱政;如臣无证,宜投臣于四裔,以息青蝇(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中有‘营营青蝇止于樊,恺悌君子无信谗言’之句。后以青蝇喻进谗小人。)之白黑。’高祖在悬瓠,览表叹愕曰:‘何意留京如此也!’有司处彪大辟(死刑,古五刑之一),高祖恕之,除名而已。彪寻归本乡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42回:“小兔子卑躬屈节,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。” 近代·佚名:《清朝野史大观》卷2《豫王妃孀妹刘三秀传》:“刘居家喜南面坐。诸婢仆屏息听指挥惟谨。今一旦欲其卑躬屈膝,辱充下陈,宜其宁死不愿也。”


见“卑躬屈节”。《魏书·李彪传》:“臣与任城~,若顺弟之奉暴兄。”


【词语卑躬屈己】  成语:卑躬屈己

猜你喜欢

  • 雁能鸣

    源见“木雁”。喻富有才能。宋陆游《杂赋》诗之三:“但悲鸾独舞,那羡雁能鸣。”

  • 敦说

    同“敦悦”。《文选.任昉〈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〉》:“选众而举,敦说斯在。”刘良注:“选于众官举之,为会稽太守,重德悦才,其在竟陵王也。敦,重也。”【词语敦说】   汉语大词典:敦说

  • 如履如临

    源见“履薄临深”。喻指极为戒惧谨慎。《旧唐书.僖宗纪》:“朕守大器之重,居兆人之上,日慎一日,如履如临。”见“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朕守大器之重,居兆人之上,日慎一日,~。”【词

  • 前度客

    同“前度刘郎”。明汤显祖《牧丹亭.遇母》:“桃树巧逢前度客,翠烟真是再来人。”

  • 湘陵妃子

    同“湘妃”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三折:“似湘陵妃子,斜倚舜庙朱扉。”【词语湘陵妃子】  成语:湘陵妃子汉语大词典:湘陵妃子

  • 株守

    源见“守株待兔”。比喻拘泥守旧,不知变通。宋岳珂《桯史.蠲毒圆》:“泾祖继先之绪余,株守不变,是以败云。”清程先贞《王北山约过闲园看花》诗:“裴徊忾我叹,拳缩悲株守。”【词语株守】   汉语大词典:株

  • 雨宿风餐

    同“雨卧风餐”。宋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雨宿风餐老病身。莫笑五湖萍梗客,海边亦有未归人。”见“雨卧风餐”。宋·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~老病身

  • 浯溪笔

    源见“浯溪石”。又唐元结《大唐中兴颂》碑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。后以“浯溪笔”称书歌功文章之笔。清黄遵宪《感怀》诗:“且濡浯溪笔,看取穹碑镌。”【词语浯溪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浯溪笔

  • 就将

    同“日就月将”。元耶律楚材《读唐史有感》诗:“圣德跻朝夕,仁心本就将。”【词语就将】   汉语大词典:就将

  • 六龙回日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“爰止羲和,爰息六螭,是为悬车”注:“六螭,即六龙也。”“六龙回日”是我国古代神话,传说日神羲和驾六龙以乘车,载着太阳在天空运行,从扶桑至虞泉循往往复,形成昼夜。后因以“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