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危在旦夕

危在旦夕

旦夕:早晨、晚上,形容在短时间内危险就在眼前。太史慈(166-206年),字子义,东莱黄(今山东掖县一带)人。三国吴名将。少时善射,豪侠仗义。北海相孔融对其甚为敬重,多次派人看望其哥,并周济日用。黄巾兵起,孔融被管亥围于都昌,太史慈从辽东回来,遵母命闯入都昌,面见孔融,又自告奋勇杀出重围,求救于刘备,他对刘备说:“如今管亥暴乱,孔融被围困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以为君有仁义之名,能够救人危急,所以派我冒白刃,杀出重围,冒万死之险,请求您的援助,希望您能使他们得以生存。”刘备大为感动,发兵解围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吴书》《太史慈传》卷49第1188页:“遂到平原,说备曰:‘……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以君有仁义之名,能救人之急……惟君所以存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纪三》:“王师围潞州将及二年,李通危在旦夕,不俟攻击,当自降。”


主谓 危险就在眼前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书·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[例]老人旧病复发,~,家人忧心如焚。△多用于描写危险。→岌岌可危 朝不保夕 危如朝露 ↔安如泰山稳若泰山 安然无恙


【词语危在旦夕】  成语:危在旦夕汉语词典:危在旦夕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面楚歌

    指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大军重重围困于走投无路之窘境。后以此典比喻四面受敌,孤立无援。秦末楚、汉相争,公元前203年,汉刘邦派韩信率领四十万大军围歼楚军。韩信布置了十面埋伏,把项羽楚军包围在垓(gāi该

  • 曼陀雨

    源见“天花乱坠”。指曼陀罗花。此花在印度视为神圣,特培植寺院中。宋吴潜《念奴娇.三和》词:“同出泥涂,独标玉质,不是曼陀雨。”

  • 寒瓜

    指西瓜。《南史.滕昙恭传》:“五岁,母杨氏患热,思食寒瓜,土俗所不产。昙恭历访不能得,衔悲哀切。俄遇一桑门……曰:‘我有两瓜,分一相遗。’还以与母,举家惊异。”桑门:“沙门”的异译,即和尚。又,冬瓜亦

  • 残山剩水

    唐杜甫《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后以“残山剩水”称零散的或明灭隐现的山水。宋范成大《万景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知数,一一当楼供胜绝。”元张宪《题富春吴云槎皆山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到

  • 锁树

    《晋书.刘聪载记》:“聪(晋末前赵主刘聪)将为刘氏起䳨仪殿,廷尉陈元达进谏,聪怒,欲杀之。时(聪)在逍遥园李中堂,元达抱堂下树叫曰:‘臣所言者,社稷之计也。……’元达先锁腰而入,及至,即以锁绕树,左右

  • 每饭不忘

    《史记.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文帝曰:‘吾居代时,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,战于巨鹿下。今吾每饭,意未尝不在巨鹿也。’”尚食监,管理膳食的官。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,多次听到高祛称赞赵将李齐当秦将王

  • 一索成男

    同“一索得男”。宋王迈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诗:“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”见“一索得男”。宋·王迈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:“十为良月阳将长,~喜可知。”【词语一索成男】  成语:一索成男汉语

  • 莼羹兴

    同“莼鲈引兴”。元王逢《至正丙午三月二十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得诗凡六首》之二:“已遂莼羹兴,何烦杞国忧。人生贵行乐,两鬓飒先秋。”

  • 乳燕双双

    比喻年少夫妻很亲密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访翠》:“望平康,凤城东、千门绿杨。一路紫丝缰,引游郎,谁家乳燕双双。”

  • 稻粱谋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,谓哀公曰:‘……夫黄鹄一举千里,止君园池,食君鱼鳖,啄君黍粱,无此五德者,君犹贵之者何也?以其所以来者远也。故臣将去君,黄鹄举矣!’”唐.杜甫《杜工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