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唯唯连声

猜你喜欢

  • 洛阳才子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贾谊,洛阳人也,年十八,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。”“文帝召以为博士。”“是时,谊年二十余,最为少。每诏令议下,诸老先生未能言,谊尽为之对,人人各如其意所出,诸生于是以为能。”晋潘岳

  • 桥梓

    《尚书大传.周传.梓材》:“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,见乎周公,三见而三笞之。二子有骇色,乃问于商子曰:‘吾二子见于周公,三见而三笞之,何也?’商子曰:‘南山之阳有木名桥,南山之阴有木名梓,二子盍往观焉。’

  • 苍梧龙去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舜葬于苍梧之野。”又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〔舜〕践帝位三十九年,南巡狩,崩于苍梧之野。葬于江南九疑。”旧称帝王为龙,后因以“苍梧龙去”表示帝王之死。柳亚子《碧云寺谒孙先生衣冠墓》诗

  • 乘长风破万里浪

    长风:指从远处吹来之风。谓风的声势强大。 趁着猛烈的风势,冲破万里的巨浪。 比喻不畏艰难险阻,奋勇向前。语出《宋书.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《文明小史》五二回

  • 楚神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巫山神女。亦借指情人或美女。唐李商隐《咏云》:“只应惟宋玉,知是楚神名。”前蜀牛峤《菩萨蛮》词:“画屏重叠巫阳翠,楚神尚有行云意。朝暮几般心,向他情漫深。”【词语楚神】   汉语大

  • 持斧

    汉武帝后期,由于长期用兵,屡起战争;祀神求仙,挥霍无度;徭役繁重,赋税增加;使民不聊生,农民大量破产流亡,造成社会动乱,各地爆发农民起义的局面。汉武帝派遣御史暴胜之等人率兵手持利斧到各地去镇压农民起义

  • 椟韫

    同“椟藏”。宋叶適《孙祖佑解元世友堂》诗:“最怜常熟令,椟韫不尽施。”【词语椟韫】   汉语大词典:椟韫

  • 污丞相茵

    源见“醉吐相茵”。因醉吐使丞相车垫子留下污秽。比喻冒犯大官。清宋琬《金太傅高中赏牡丹》诗:“欲扫朱门依幸舍,醉归恐污丞相茵。”

  • 沟壑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三年》:“小人老而无子,知挤于沟壑矣。”又《荀子.荣辱》:“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,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。”后因以“沟壑”借指野死之处或困厄之境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

  • 蓝田之怒

    《世说新语.忿狷》:“王蓝田(晋人王述曾为兰田令,故称)性急,尝食鸡子,以箸刺之,不得,便大怒,举以掷地,鸡子于地圆转未止,仍下地以屐齿蹍之(蹍,音zhǎh,践踏),又不得,瞋甚,复于地取内口中,齧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