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城狐社鼠

城狐社鼠

原作社鼠,后演化为城狐社鼠。分别指在城墙上安家的狐狸和在土地庙安家的老鼠,比喻仗势作恶的人。齐景公问晏子,治理国家首先要防止什么?晏子回答说,首先应该防止社鼠。齐景公问道,你说的是什么意思?晏子回答道,祭祀土地的社是把许多木头排起来涂上颜色而建造的,老鼠往往跑来栖身。用烟熏它恐怕烧了木头,用水灌它又怕损坏了木头上的漆色。这样看来,老鼠所以不好杀,是因为有社的缘故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也有社鼠,就是那些在君主左右的人。对内隐蔽好坏是非于君上,对外则倚仗国君的势力欺压百姓,不杀他们,就要出乱子;要杀他们,又有君主出面保护,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社鼠啊!

【出典】:

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:“景公问于晏子曰:‘治国何患?’晏子对曰:‘患夫社鼠。’公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夫社,束木而涂之,鼠因往托焉。熏之则恐烧其木,灌之则恐败其涂,此社鼠所以不可得杀者,以社故也。夫国亦有社鼠,入主左右是也,内则蔽善恶于君上,外则卖权重于百姓,不诛之则为乱,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,此亦国之社鼠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鲲传》:“(王敦)谓鲲曰:‘刘隗奸邪,将危社稷,吾欲除君侧之恶,匡主济时,何如?,对曰:‘隗诚始祸,然城狐社鼠也。’” 清·洪升《长生殿·疑谶》:“不堤(提)防柙虎樊熊,任纵横社鼠城狐。”


并列 城墙洞中的狐狸,土地庙里的老鼠。比喻有所凭借而为非作歹的小人。语本《晏子春秋·问上九》:“夫社,束木而涂之,鼠因往托焉,熏之则恐烧其木,灌之则恐败其涂,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,以社故也。”鲁迅《华盖集·“公理”的把戏》:“以事论,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狼,但有些~之流,那是当然不能免的。”△用于描写小人。也作“社鼠城狐”。


【词语城狐社鼠】  成语:城狐社鼠汉语词典:城狐社鼠

猜你喜欢

  • 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
    《论语.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厌:通餍,满足;脍:切细的鱼或肉。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意谓粮食舂得越精白越好,鱼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讲究饮食,主张食品精细,讲究烹饪技巧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.由

  • 金谷妇

    源见“金谷堕楼人”。指石崇爱妾绿珠。柳亚子《吊凌璧城女士墓有作》诗:“身世宁同金谷妇,烽烟更恸荔湾薪!”

  • 鹤返辽阳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哭像》:“蓦地里增悲怆,甚时见鸾骖碧汉,鹤返辽阳。”

  • 腹背受敌

    腹背,指自己的前面、后面。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。北魏泰常元年,刘裕攻后秦,要逆黄河而上,于是向北魏借道。太宗召群臣计议,公卿都说:“函谷关有天险之号,一夫当关,万人不得

  • 皋比

    源见“撤我虎皮”。古人坐虎皮讲学。后因以指讲席。皋比,虎皮。清王士禛《题施愚山〈卖船诗〉后》诗:“公独奋百世,皋比陈唐尧。”亦引申指传诵、讲习。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猥谈琐记,尚目录于缥缃;瞎话盲词,亦

  • 筑中置铅

    筑(zhú竹):古击弦乐器。此典指高渐离把铅块暗藏在筑弦乐器中,利用进见时机,击打秦始皇。比喻抗击强暴的壮烈行为。高渐离,战国末年燕国(都蓟,今北京城西南)人。擅长敲击筑弦乐器。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

  • 凉州罢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四《天宝乐章》:“天宝中,乐章多以边地为名。若凉州、甘州、伊州之类是焉。其曲偏繁声,名入破。后其地尽为西蕃所没破,乃其兆矣。”(出《传载录》)同卷《宁王献》:“西涼州俗好音乐,制新曲

  • 断织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第一章:“孟子少时诵,其母方织。孟子辍然中止,乃复进。其母知其谊(通谖,忘记)也,呼而问之曰:‘何为中止?’对曰:‘有所失复得。’其母引刀裂其织,以此诫之。自是之后,孟子不复谊

  • 治命

    源见“结草以报”。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。与“乱命”相对。后亦泛指生前遗言。宋陆游《傅正议墓志铭》:“公亡恙时,自发书卜葬于白石之南,虽月日莫不有治命。至殁,悉遵用焉。”明沈鲸《双珠记.卖儿系珠》:

  • 鹑服

    同“鹑衣”。唐骆宾王《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》诗:“鹑服长悲碎,蜗庐未卜安。”【词语鹑服】   汉语大词典:鹑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