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堕泪碑

堕泪碑

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羊祜传》: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,驻襄阳。“开设庠序,绥怀远近,甚得江汉之心。”“祜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(往,到)岘山,置酒言咏,终日不倦。”羊祜死后,“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,岁时飨祭焉。望其碑者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堕泪碑。”

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十年,勤于治事,大兴学校,颇有声誉。死后,百姓在他生前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庙建碑,见者无不落泪。后多用此事抒发登临感慨、吊古伤时的情兴。

唐.李白《襄阳曲四首》之三:“岘山临汉江,水绿沙如雪,上有堕泪碑,青苔久磨灭。”


偏正 追思贤明官吏的佳话。语出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,建碑立庙,岁时飨祭,望其碑者,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堕泪碑。”△用于树碑立传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五八九引《荆州图记》曰:“羊叔子与邹润甫尝登岘 (xian) 山,泣曰:‘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,由来贤达登此望,如我与卿者多矣,皆湮灭无闻,念此使人悲伤。’润甫曰:‘公德冠四海,道嗣前哲,令问令望,当与此山俱传。若润甫辈,乃当如公语耳。’后参佐为立碑著故望处,百姓每行,望碑莫不悲感,杜预名为‘堕泪碑’。”《晋书·羊祜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晋代羊祜 (字叔子) 曾拜都督荆州诸军事,镇守襄阳。他行仁政恤士民,颇得吏民拥戴。一次,羊祜与邹湛 (字润甫) 等人登临岘山赏玩,不禁感慨流涕,说:“自有宇宙便有此山,古往今来,多少贤人俊杰在此登高远望,就像我和诸位一样,现在都湮没无闻了。想到这些,不禁使人悲伤。”邹湛说:“您德高望重,追随前贤,当与此山永在,至于我辈,则如您所说而已。”羊祜去世后,人们在岘山为其庙立碑,游人至此,望碑莫不悲泣,称为“堕泪碑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追怀亡故官吏的业绩; 或用以感慨人世沧桑变化。

【典形】 碑堕泪、碑同岘首、悲羊、堕泪碑、堕泪碣、堕泪羊公、泪碑、泪堕片石、名与岘山留、叔子残碑、岘山碑、岘山泪、岘首碑、岘首泪、羊公碑、羊公泪、羊公一片石、遗碑、羊公顾岘首、碑残堕泪、堕泪岘山、看碑泪流、残碑堕泪、泪干羊祜、岘首风烟、岘山堕泪、羊公遗碣、登岘首、悲岘首、岘首悲、岘亭碑、碑留岘首。

【示例】

〔碑堕泪〕 宋·苏辙《送王恪郎中知襄州》:“岘首重寻碑堕泪,习池还指客横鞭。”

〔碑同岘首〕 宋·黄庭坚《宋懋宗寄夔州》之三:“碑同岘首千年石,诗到夔州十绝歌。”

〔悲羊〕 清·唐孙华《虎丘即目》:“岘首曾悲羊,望江常祀麴。”

〔堕泪碑〕 唐·李白 《襄阳曲》:“且醉习家池,莫看堕泪碑。”

〔堕泪碣〕 唐· 陈子昂 《岘山怀》:“犹悲堕泪碣,尚想卧龙图。”

〔堕泪羊公〕 宋·苏轼《南乡子·和杨元素》:“今夜送归灯火冷,河塘,堕泪羊公却姓杨。”

〔泪碑〕 唐·王维《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》:“身塔不出虎溪,泪碑有同羊岘。”

〔泪堕片石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泪堕片石,剑挂孤松,清徽令范,千载余踪。”

〔名与岘山留〕 唐·李德裕《瀑泉》:“不如羊叔子,名与岘山留。”

〔叔子残碑〕 宋·刘儗《念奴娇·送张明之》:“叔子残碑,卧龙陈迹,遗恨斜阳里。”

〔岘山碑〕 唐·温庭筠《赠袁司录》:“记得襄阳耆旧语,不堪风景岘山碑。”

〔岘山泪〕 唐·杜甫《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》:“已堕岘山泪,因题零雨诗。”

〔岘首碑〕 唐·李商隐《泪》:“湘江竹上痕无限,岘首碑前洒几多。”

〔羊公碑〕 唐·孟浩然《与诸子登岘山作》:“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”

〔羊公泪〕 清·黄景仁《游九华山放歌》:“且可听吹子晋笙,不须更洒羊公泪。”

〔羊公一片石〕 唐·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,龟头剥落生莓苔。”

〔遗碑〕 清·商景兰《悼亡》:“折槛生前事,遗碑死后名。”


【词语堕泪碑】   汉语词典:堕泪碑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杀不可亲

    见“可望而不可即”。唐·宋之问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~,愿得乘槎 一问津。”

  • 入幕雀

    《晋书.王祥传》:“祥性至孝。早丧亲,继母朱氏不慈,数谮之,由是失爱于父。每使扫除牛下,祥愈恭谨。……母又思黄雀炙,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,复以供母。乡里惊叹,以为孝感所至焉。”晋人王祥事后母至孝,据说

  • 知几其神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(卷四):“知几(jī细微)其神乎?君子上交不谄,下交不渎,其知几乎?几者,动之微,吉之先见者也。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原意是事物发展的趋向和吉凶,总会有细微的征兆,君子能认识和把握

  • 蛮触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细微事物。宋李曾伯《水龙吟.和韵》词:“往事纷纷,付之蛮 触,相忘庄叟。”亦借指为小事而争斗者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题蒲涧寺》词:“过眼儿、群雄分鹿。想得拂衣游汗漫,试回头、刘 项

  • 扪虱高谈

    同“扪虱而谈”。元柯九思《送倪仲刚迁浙西》诗:“归来思得人中龙,扪虱高谈破聋俗。”

  • 高悬月旦

    源见“汝南月旦”。借指主持选拔人才的考试。因负责品评试卷等次,故称。《儒林外史》二回:“累年蹭蹬,忽然际会风云;终岁凄凉,竟得高悬月旦。”【词语高悬月旦】  成语:高悬月旦汉语大词典:高悬月旦

  • 道南宅

    晋.陈寿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:“瑜长壮有恣貌。初,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徙家于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”周瑜把自己处在路南边一所大宅院送给孙策居住,并把孙

  • 飘茵随溷

    见“飘茵堕溷”。吴梅《风洞山·殉列》:“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,煞强如没收煞~。”【词语飘茵随溷】  成语:飘茵随溷汉语大词典:飘茵随溷

  • 独清独醒

    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屈原曰:‘举世混浊,而我独清;众人皆醉,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’”后以“独清独醒”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。并列 形容与世俗不同流合污。语本《楚辞·渔父》:“屈原曰:‘举世皆浊我独

  • 冀北群空

    源见“马空冀北”。喻人才被选拔已尽。清 黄鷟来《和困斋喜悟》之五:“冀北群空谁得取,终南径捷自应开。”清 杨潮观《开金榜朱衣点头》:“特拔了董醇 贾茂,管教冀北群空。”【典源】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