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士为知己者死

士为知己者死

战国策.赵策一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矣。”

春秋时,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,受到重视与尊敬。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,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(或说为溺器)。豫让逃到山中,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,为知伯报仇。这里所录的话就是豫让为报知伯知遇之恩,而发出的誓言。

士在这里作“男儿”解,是泛指,以与下文中的“女”相对。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是说为了报答知己,不惜牺牲生命,这里面体现了古代人所赞美的“义”的精神品格。

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盖钟子期死,伯牙终身不复鼓琴,何则?士为知己者用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

此语典又可紧缩为“士死知己”,其意义同。汉.曹操《祀故太尉乔玄文》:“士死知己,怀此无忘。”


主谓 士,古代对男子的美称,也指有某种才能的人。知己,指彼此相知,情谊深切的朋友。比喻一个人能为深知和看重自己的人效全力。语出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汉·刘向《说苑》:“~,而况为之哀乎?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我们作为他的军师,~,自己赴汤蹈火,粉身碎骨,义无反顾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能尽心尽力的朋友。→女为悦己者容 为朋友两胁插刀 ↔卖友求荣。 也作“士死知己”、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。


【词语士为知己者死】  成语:士为知己者死汉语词典:士为知己者死

猜你喜欢

  • 赠金子

    源见“秋胡戏妻”。指以金钱引诱女子的轻佻之徒。唐高適《秋胡行》:“闻说行人已归止,乃是向来赠金子。”

  • 餐秋菊之落英

    餐:吃。落英:残落的花瓣。 以秋菊的落花为食,形容志行高洁。语出《楚辞.离骚》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宋.吴淑《草赋》:“结幽兰兮延伫,餐秋菊之落英。

  • 垂钓翁

    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吕尚。唐李白《效古》诗之一:“早达胜晚遇,羞比垂钓翁。”【词语垂钓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垂钓翁

  • 来者不拒

    对于有求而来的人概不拒绝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往者不追,来者不拒。”唐.柳宗元《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》:“阳公有博厚恢弘之德,能并容善伪,来者不拒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四引蓝鹿

  • 怯弓张

    同“怯弦”。唐方干《新月》诗:“潭鱼惊钓落,云雁怯弓张。”

  • 和氏璞

    同“和氏之璧”。元吴克恭《谷口歌采荣》诗:“哀哉和氏璞,献者楚王城。”

  • 小邑烹鲜

    源见“烹小鲜”。谓从小地方锻炼治政才能。唐李颀《赠别穆元林》诗:“彼乡有令弟,小邑试烹鲜。”

  • 凿楹

    源见“晏子楹”。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。南朝 梁吴均《边城将》诗之二:“留书应凿楹,传功须勒社。”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.评诗》:“徐渊子诗:‘……过庭遗训在,凿楹故书存。’”【词语凿楹】   汉语大词典:凿

  • 荐鹗人

    源见“荐鹗”。指推荐贤士的有识之人。金曹之谦《送王仲通》诗:“古来燕 赵多豪杰,定有飞书荐鹗人。”

  • 太庙牺

    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或聘于庄子,庄子应其使曰:‘子见夫牺牛乎?衣以文绣,食以刍菽;及其牵而入于大(太)庙,虽欲为孤犊,其可得乎!’”太庙牺,是作为天子祖庙太牢供品的牺牛。牢杀前受到很好待遇,但不久即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