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威咫尺

天威咫尺

左传.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,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,无下拜?”

天威,上天之威严;不违颜咫尺,指天鉴察不远,威严常在咫尺颜面之前。此处言“天威”实指周天子之尊威。公元前六五一年,东方的诸侯国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,国势强盛,一时称霸于诸侯。周襄王派使臣宰孔赴齐赏赐祭宗庙的肉(胙),使臣并传达周天子之命,说因为桓公年已耋老,在受赐之时可不必下拜行君臣之礼。桓公(小白)则回答说,天子的尊威近在咫尺颜面之前,为臣故不敢贪天子之命而不下拜。于是降两阶之间,再拜稽首,然后升堂,又再拜稽首,而后受赐。后因以“天威咫尺”指帝王之威就在近前。

唐.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卷三八《为刘同洲谢上表》“天威咫尺,敢布丹诚。”


【词语天威咫尺】  成语:天威咫尺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蒲

    同“伏青蒲”。唐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峨豸忝备列,伏蒲愧分泾。”【词语伏蒲】   汉语大词典:伏蒲

  • 谢安雅量

    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尝与孙绰等泛海,风起浪涌,诸人并惧,安吟啸自若。舟人以安为悦,犹去不止。风转急,安徐曰:‘如此将何归邪?’舟人承言即回。众咸服其雅量。”又:“简文帝病笃,温(桓温)上疏荐安宜受顾命

  • 葭思

    《诗经.秦风.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葭,音jiā,初生之芦苇。“蒹葭”为“蒹葭之思”的省语。旧时书信中常用此作为表示对人怀念的典故。鲁迅《热风.随感录四十》:“只有几封信

  • 姜肱枕被

    同“姜肱被”。清 颜孝嘉《耍孩儿》套曲:“姜肱枕被寒犹暖,田氏荆枝秀满条,情深手足真为宝。”【词语姜肱枕被】   汉语大词典:姜肱枕被

  • 父国

    同“父母国”。鲁迅《坟.摩罗诗力说》:“如上所言报复之事,盖皆隐藏,出于不意,其旨在凡窘于天人之民,得用诸术,拯其父国,为圣法也。”【词语父国】   汉语大词典:父国

  • 斧削

    同“斧正”。清沈起凤《谐铎.穷士扶乩》:“仆有拙稿一卷,愿呈斧削。”【词语斧削】   汉语大词典:斧削

  • 覆盆难照

    源见“覆盆”。比喻蒙受冤屈,无从昭雪,或陷于困境,难有出头之日。唐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睹兹流萤之自明,哀以覆盆之难照。”《好逑传》五回:“久知覆盆难照,已自分毕命于此。幸遇高贤大侠,倘蒙怜而垂手,则死

  • 青盻

    同“青眼”。《醒世恒言.小水湾天狐诒书》:“更喜得遇故知胡八判官,引至元丞相门下,颇蒙青盻扶持,一官幽 蓟。”【词语青盻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盻

  • 以人为鉴

    以他人的得失成败,作为自己的法戒。《新唐书.魏征传》载:魏征去世以后,唐太宗临朝叹息说:“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古为鉴,可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鉴,内防己过。今魏征逝,一鉴亡矣。”鉴:

  • 倾盖

    源见“程孔倾盖”。形容志同道合,一见如故。唐储光羲《贻袁三拾遗谪作》诗:“倾盖洛之滨,依然心事亲。”宋苏轼《台头寺送宋希元》诗:“相从倾盖只今年,送别南台便黯然。”【词语倾盖】   汉语大词典:倾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