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宓妃枕

宓妃枕

文选》卷十九曹植《洛神赋》李善注记:“记曰:魏东阿王(曹植)汉末求甄逸女,既不遂。太祖(曹操)回,与五官中郎将(曹丕)。植殊不平,昼思夜想,废寝与食。黄初中入朝,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。植见之,不觉泣。(甄)时已为郭后谗死,帝意亦寻悟,因令太子留宴饮,仍以枕赍(jī,以物送人)植。植还,度轘辕,少许时,将息洛水上,思甄后。忽见女来,自云:“我本托心君王,其心不遂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,前与五官中郎将,今与君王。’遂用荐枕席,欢情交集,岂常辞能具。‘为郭后以糠塞口,今被(披)发,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。’言讫,遂不复见所在。遣人献珠于王,王答以玉佩。悲喜不能自胜,遂作《感甄赋》。后明帝见之,改为《洛神赋》。

宓妃是宓(fú)羲氏之女,溺死后为洛水之神。故名洛神。曹植的《洛神赋》是借赋洛神以寄寓追念甄后的情怀。故“宓妃枕”常用为男女情恋,相爱绸缪的典故。

唐.李商隐《无题》诗四首其二:“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”即用其事。

又因在《洛神赋》中有“凌波微步”的诗句,故后以“凌波”常指称女子轻盈美妙的步履。

宋.贺铸《青玉案》词:“凌波不过横塘路,但目送,芳尘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响停云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形容歌声嘹亮动听。游,飘扬。明汪廷讷《广陵月》四出:“人人侧耳,尽息喧嚣。真个是遗声振木,游响停云。”见“响遏行云”。明·汪廷讷《广陵月》4出:“人人侧耳,尽息喧嚣,真是个遗声振木,

  • 袒胸露臂

    见“袒裼裸裎”。万宏伟《百年嫂娘》:“路过梅柿街北口,四哥的眼使劲往里瞅了瞅,见里面许多年青女子倚门傍户调笑打骂,一个个~,妖里妖气。”【词语袒胸露臂】  成语:袒胸露臂汉语大词典:袒胸露臂

  • 盼盼

    源见“燕子楼”。借指名妓。《剪灯馀话.田洙遇薛涛联句记》:“小小真能谑,盼盼最解诗。”【词语盼盼】   汉语大词典:盼盼

  • 人琴并亡

    同“人琴俱亡”。北周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》:“草衔秋火,树抱春霜。书剑俱没,人琴并亡。”

  • 土骨堆

    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延陵季子使齐,于其反也,其长子死,葬于赢博之间,……曰:‘骨肉归复于土,命也。’”古人以坟为土中埋枯骨,故以“土骨堆”为坟墓的别称。唐.韩愈《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

  • 歧路而哭

    参见:泣歧

  • 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

    形容一对情人月夜里在柳树下约会的情景。语出宋.欧阳修《生查子.元夕》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二折:“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,却早人约黄昏后。”

  • 风在斯下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风之积也不厚,故其负大翼也无力,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。”庄子原文指鸟借风力而高飞。后用来作为比喻凭借有力,后来居上的典故。宋.陈善《扪虱新话》:“王右军(王羲之)书本学卫夫人,其后

  • 燃萁之敏

    源见“七步成诗”。喻文思敏捷。宋 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偏正 比喻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(魏)文帝(曹丕)尝令东阿王(曹植)七步

  • 白社

    晋.王隐《晋书》:“董京字威辇,不知何许人。太始初,值魏禅晋,遂被发徉狂,常宿白社中,时乞于市,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,全帛佳绵则不肯受。著作孙楚就社中与语,遂载以归。终不肯坐。后数年去,莫知其所,其寝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