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实事求是

实事求是

实事:根据实证。求是:求索真相。“实事求是”是《汉书》对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治学态度的评价。刘德(?——130年),汉景帝刘君之子,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弟。景帝前二年(前155年),封河间(今河北献县一带)王。刘德研究学术,喜爱古籍,根据实证去求索真相。他从民间搜求历史典籍,得到善本书,就留下正本,另外派人精心抄录副本并赐黄金丝帛奉还给献书者。于是,各地藏有古书的人不远千里,把祖先遗留的旧书送给献王。因而河间献王刘德得到许多古代典籍,数量与汉朝政府的藏书相等。刘德搜求的书籍都是秦朝之前的古文珍本,如《周书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以及孔子七十弟子的论著等。刘德在读书求学上推举六经(即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种儒家经书),还在河间封国内设立了《毛氏诗》、《左氏春秋》博士。河间献王研习礼乐,重视儒学,多与儒者交往。殽山以东地区的许多儒者都慕名前来,和他交往。后以“实事求是”为典,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办事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3《景十三王传·河间献王刘德传2410页:“河间献王以孝景前二年立,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,加金帛赐以招之。繇(yóu尤,同“由”)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,或有先祖旧书,多奉以奏(进献)献王者,故得书多,与汉朝等。”“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,《周官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之属,皆经传说记,七十子之徒所论。其学举六艺,立《毛氏诗》、《左氏春秋》博士。”“山东诸儒(者)〔多〕从而游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刘跂《赵氏金石录序》:“东武赵明诚德夫家,多前代金石刻,仿欧阳公《集古》所论,以考书传诸家同异,订其得失,著《金石录》若干卷,别白抵捂,实事求是,其言斤斤,甚可观也。” 清·李伯元《官场现形记》7回:“老弟肚里实在博学,但上头的意思是要实事求是;你的文章固然很好,然而空话太多,上头看了恐怕未必中意。” 清·梁启超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:“本期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,颇饶有科学的精神。”


主谓 依据实证,探索规律。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:“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,修学好古,~。”梁启超《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:“本朝学者以~为学鹄,颇饶有科学的精神。”也指实实在在地办事和说话。茅盾《子夜》5:“我们不论是办个银行,或是别的什么,总是~,不能干买空卖空的勾当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称赞干实事方面。


【词语实事求是】  成语:实事求是汉语词典:实事求是

猜你喜欢

  • 梨花雨

    源见“梨花带雨”。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。宋欧阳修《渔家傲》词:“三月芳菲看欲暮,胭脂泪洒梨花雨。”【词语梨花雨】   汉语大词典:梨花雨

  • 同德同心

    见“同心同德”。《旧唐书·马燧传》:“长城压镜,巨舰济川,~,扶危持颠。”【词语同德同心】  成语:同德同心汉语大词典:同德同心

  • 买山居

    同“买山隐”。唐白居易《端居咏怀》:“从此万缘都摆落,欲携妻子买山居。”【词语买山居】   汉语大词典:买山居

  • 蝉腹龟肠

    《南史.檀珪传》:“珪诉(王)僧虔求禄不得,与僧虔书曰:‘仆一门虽谢文通,乃忝武达。群从姑叔,三媾帝姻,而令子姪饿死,遂不荷润。蝉腹龟肠,为日已久。’”“蝉腹龟肠”是说肠微腹小,比喻逼于饥饿。宋.陆游

  • 卖药都市

    同“韩康卖药”。元揭傒斯《大驾既幸上都》诗:“卖药都市中,疑是韩伯休。”

  • 画一法

    《史记.曹相国世家》:“参为相国,出入三年……百姓歌之曰:‘萧何为法,顜若画一;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。载其清净,民以宁一。’”西汉初萧何制法严明,百姓曾以“画一”称赞其所定之法。后人遂以“画一法”喻颂古

  • 严陵志

    源见“羊裘钓”。指借隐居以养高名。唐韩偓《招隐》诗:“时人未会严陵志,不钓鲈鱼只钓名。”

  • 日月之食,无损于明

    比喻不能因一时之过而全盘否定事物本身。公元前597年,晋楚两国大战于邲,晋师失败。主将荀林父请求将自己处死,晋景公打算同意。这时,晋大夫士渥浊劝阻道:“荀林父侍奉君王,在朝任职时想着为国尽忠,免职家居

  • 快婿才

    《魏书.刘昞传》:北朝.魏博士郭瑀欲为女择婿,声言欲觅一快女婿。弟子刘昞自荐说:“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,昞其人也。”瑀因将女配昞。“快婿”即称心的女婿。后多以“快婿才”誉称别人的女婿。清.吴伟业《赠辽左

  • 纱笼护

    同“碧纱笼护”。清纳兰性德《满江红.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》词:“入梦凭将图绘写,留题合遣纱笼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