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宠辱若惊

宠辱若惊

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患得患失的人,无论受宠或受辱,都不免要惊恐。后世谓受宠后的惶恐心情为“受宠若惊”。


主谓 君王以居下为道,得之则惊喜,失之则惊恐。受宠、受辱都惊。形容患得患失。《老子》13章:“~。贵大患若身。”△用于心理方面。→患得患失↔置之度外 宠辱不惊 宠辱无惊


【词语宠辱若惊】  成语:宠辱若惊汉语词典:宠辱若惊

猜你喜欢

  • 岁聿云暮

    岁:年。聿:句中语气词。暮:晚。 一年快过完了。 指年终岁晚。语出《诗.小雅.小明》:“昔我往矣,日月方除,曷云其还,岁聿云暮。”唐.李峤《楚望赋并序》:“岁聿云暮,游子多怀。”唐.陆贽《崔造右庶

  • 雁去鱼来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、“鱼传尺素”。指书信往来。明 汤式《湘妃引.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雁去鱼来传恨词。”见“雁来鱼去”。元·汤式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~传恨词。”【词语雁去鱼来】

  • 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    庶人:老百姓。议:非议,批评。 天下太平,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宋书.王敬弘传》:“太祖尝问为政得失,敬弘对曰: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。’上高其言。”宋

  • 拔宅升

    同“拔宅升天”。清李渔《予携妇女出游有笑其失计者诗以解嘲》:“他时绝粒长途上,纵死还疑拔宅升。”

  • 按图索骥

    按照相马图经去寻找觅求骏马。汉成帝时,大将军王凤专权,把持朝政,众人都不敢说真话,而梅福却援古引经,上书批评朝政说:“现今朝廷没能遵循正确的治国方法,用夏、商、周三代僵死的标准去选拔今天的人材,就像按

  • 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

    见〔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〕。【词语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】  成语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

  • 畏后生

    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’”孔子曾说过:后生可畏。故后用以称誉年少人之典。唐.李白《上星邕》有“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少年”句。

  • 臭皮囊

    《太上纯阳真君了三得一经》:“竟将五官六腑败坏于臭皮囊之中。”臭皮囊也作臭皮袋,佛家用指人的躯壳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胜似在家贪血食,老来坠落臭皮囊。”宋.刘克庄《后村集》四八《寓言》诗:“赤肉团终

  • 贷粟监河

    《庄子.外物》:“庄周家贫,故往贷粟於监河侯。监河侯曰:‘诺,我将得邑金,将贷子三百金,可乎?’庄子忿然作色。监河侯,即魏文侯。庄周向魏文侯借粮,魏文侯不能救燃眉之急,却要庄周寄希望于他将来得邑金后的

  • 白马负经

    北魏.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四:“白马寺,汉明帝所立也,佛入中国之始。……帝梦金神,长丈六,项背日月光明。金神,号曰‘佛’。遣使向西域求之,乃得经像焉。时白马负经而来,因以为名。”又见郦道元《水经注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