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射雉笑

射雉笑

左传.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昔叔向适郑(叔向,即晋人羊舌肸),鬷蔑(鬷,音zōng人名,郑国人)恶(貌丑),欲观叔向,从使之收器者(随从被打发去敛收俎豆的人。自惭形秽,怕被发现,故如此)而往,立于堂下,一言而善。叔向将饮酒,闻之,曰:‘必鬷明(即鬷蔑)也!’下,执其手以上,曰:‘昔贾大夫(贾国大夫,贾是周时姬姓小国)恶,娶妻而美,三年不言不笑。御以如皋(为妻驾车到皋泽去打猎游玩),射雉,获之,其妻始笑而言。贾大夫曰:“才之不可以已。我不能射,女遂不言不笑夫!”今子少不飏(通扬,颜貌不扬),子若无言,吾几失子矣。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!’遂如故知。”

这段话,是晋国祁大夫贾辛将要回到自己封地,去拜辞晋执政大臣魏舒时,魏舒对他谈话的一部分。魏子的意思是以古人昔事为喻,说明与贾过去的交好,并勉励他继续为王室努力。而故事中,叔向举“射雉笑”为喻,说明其貌不扬不应懊丧,只要有才能并能表现出来,同样能够得到别人的赏识。

聊斋志异.妾击贼》:“呜呼!射雉既获,内人展笑;握槊方胜(握槊,古代‘双陆’博戏中的一种。据《唐书》载,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,万彻蠢甚,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。太宗闻之而笑,为置酒,悉令他婿与万彻握槊,赌所佩刀;阳不胜,遂解赐之。主喜,命同载以归。),贵主同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人桥

    同“秦帝桥”。清王士禛《同施愚山陈蔼公集山史昊天寺寓观唐子华水仙图》诗:“子春一去伯牙逝,海波汩没秦人桥。”

  • 东林党

   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。神宗后期,政治日益腐败,社会矛盾激化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吏部郎中无锡人顾宪成(1550-1612年。字叔时,号泾阳,世称东林先生。万历进士)革职还乡,倡议重修

  • 噬指之恋

    同“啮指之思”。噬,啮咬。唐骆宾王《上吏部裴侍郎书》:“故寝食梦想,噬指之恋徒深;岁时蒸尝,崩心之痛罔极。”

  • 折花寄人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指怀友。宋苏轼《阮郎归.梅词》词:“折花欲寄岭头人,江南日暮云。”

  • 挥麈

    源见“麈尾清谈”。指清谈。金赵秉文《灵感寺》诗:“欲尽休公挥麈乐,鬓丝羞对落花风。”亦借指文士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修礼》:“从来名士夸江左,挥麈今登拜将台。”【词语挥麈】   汉语大词典:挥麈

  • 惄焉心如捣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:“我心忧伤,惄焉如捣。”汉.毛氏传:“惄,思也。捣,心疾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惄焉悲闷如有物之捣心也。”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中有“惄(nì思也)焉如捣”语,是说悲伤有如物之捣心。

  • 不利于孺子

    孺子:小孩。 表示对少年儿童不怀好意,甚或阴谋加害。语出《书.金滕》:“武王既丧,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,曰:‘公将不利于孺子。’”(公:指周公。孺子:指成王。)《红楼梦》九回:“一个叫‘香怜’,一

  • 泰阶平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愿陈《泰阶六符》,以观天变”。东汉.应劭注:“《黄帝泰阶六符经》曰:‘泰阶者,天之三阶也。上阶为天子,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,下阶为士庶人……三阶平则阴阳和,风雨时,社稷神祇咸获其宜

  • 诗筒

    唐白居易《秋寄微之十二韵》:“忙多对酒榼,兴少阅诗筒。”自注:“此在杭州,两浙唱和诗赠答,于筒中递来往。”唐 潘远《纪闻谈》载:元稹在浙东做官,白居易在苏州做官,以竹筒装唱和诗,由驿使传送。后以“诗筒

  • 阳春脚

    阳春有脚是唐代人称颂当时宰相宋璟的话。详见“有脚阳春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