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左右逢源

左右逢源

原指做学问,工夫精到,自然用之不尽,取之不竭。后则泛指得心应手,顺利无碍。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。孟子说,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,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。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,就能心安理得地坚守它。日积月累,就能积蓄深广,随心所欲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所以君子贵在自觉地求得学问。

【出典】:

孟子·离娄》下:“孟子曰:‘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;居之安,则资之深;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,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论文》:“前辈作文者,古人有名文字,皆模拟作一篇,故后有所作时,左右逢源。”


见“左右逢原”。张平《抉择》:“人家是~,应付裕如,你却是两头受气,里外不是人。”


【词语左右逢源】  成语:左右逢源汉语词典:左右逢源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山赤豹

    同“南山雾豹”。唐封演《封氏闻见记.豹直》:“南山赤豹,爱其毛体,每每雾露,诸禽兽皆出取食,惟赤豹深藏不出,故古以喻贤者隐居避世。”

  • 咸阳送客

    唐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:“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”后以“咸阳送客”谓临离故乡,依依不舍。宋刘辰翁《兰陵王.丙子送春》词:“想玉树凋土,泪盘如露。咸阳送客屡回顾,斜日未能度。”

  • 锥处囊中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。陈三立《次韵再答王义门》:“书传圯上此人去,锥处囊中相士谁?”主谓 锥子在口袋中,锥尖迟早要显露在外。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崭露头角。语本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

  • 钟鼓不为乐

    源见“鲁禽情”。比喻不愿受到仕宦的束缚。唐李白《赠任城卢主簿》诗:“钟鼓不为乐,烟霜谁与同?”

  • 阿对

    唐.吴融《阌乡寓居.阿对泉》诗:“五陵年少如相问。阿对泉头一布衣。”诗自注:“阿对是杨伯起家僮,尝引泉灌蔬。泉至今在。”阿对系汉代杨震的家仆,他曾引清泉浇灌蔬菜。后多用以指仆人。宋.陆游《枧老奴灌园》

  • 会意

    180 ① 古代造汉字的六种方法(即六书)之一。《周礼.地官.保氏》郑玄注:“六书:象形,会意,转注,处事,假借,谐声也。”汉代许慎《说文解字叙》:“四曰会意。会意者,比类合谊,以见指撝,武、信是也

  • 五桂联芳

    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.氏族》:“范致君、致明、致虚、致祥、致厚,相继登第,有五桂堂。”《宋史.窦仪传》载:宋窦禹钧之子仪、俨、侃、偁、僖,皆相继登科,冯道尝赠诗美之云:“灵椿一株老,丹桂五枝芳。”旧称进

  • 陈君榻

    同“陈蕃榻”。清方文《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》诗:“今宵且就陈君榻,明日准亲陶令卮。”

  • 幼妇

    同“幼妇辞”。唐唐彦谦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齑辛寻幼妇,醴酒忆先王。”宋辛弃疾《贺新郎.又和三山雨中游西湖》词:“拟向诗人求幼妇,倩诸君,妙手皆谈马。”【词语幼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幼妇

  • 铁骨铮铮

    见“铁中铮铮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中国又是一个盛产不畏强暴、主持公道、维护真理、忠君爱国、大义凛然、~、坚贞不屈、抗狂澜于既倒、救世人于水火,具有不凡业绩的种种人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