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得心应手

得心应手

指技艺纯熟,心手相应。也指作事非常顺手。齐桓公在堂上读书,堂下做木工活的轮扁放下工具,走上堂来问他念的是什么书。齐桓公回答说,是圣人之言。轮扁问,圣人还在吗?桓公说,都死了。轮扁问,那么你读的是古人的糟粕了。桓公生气地说,国君在这里读书,一个木匠哪能妄加评论,说出点道理来还可饶命,不然就处死你。轮扁回答道,我就以我干的木匠活来说吧!做车轮子,榫头做宽了车轮就不牢固;做得小了,又无法安进去。做得不大不小,松紧适宜,才能心手相应,干得顺利。其间技艺,单靠口说说不清,必须心中有数才行。我不能单用嘴说使我儿子明白,我的儿子也不能完全接受我的这套技术。所以到现在七十岁了,这活还是自己动手。古代圣贤在他们的学说还未传世时就已经死了。由此看来,你所读的,不是古人的糟粕又是什么?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‘敢问,公之所读者,何言邪?’公曰:‘圣人之言也。’曰:‘圣人在乎?’公曰:‘已死矣。’曰:‘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!’桓公曰:‘寡人读书,轮人安得议乎!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!’轮扁曰:‘臣也以臣之事观之。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,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乎其间。臣不能以喻臣之子,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,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。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,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魄已夫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宋·苏轼《赠南屏谦师诗序》:“南屏谦师,妙于茶事,自云得之于心,应之于手,非可以言传学到者。” 北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予家所藏摩诘画《袁安卧雪图》,有雪中芭蕉,此乃得心应手,意到便成。”


连动 形容功夫高强,做事心手相应。语本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,而应于心。”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可是,时过不久,天使们一个个变成魔鬼,高唱把捡到的一分钱都要‘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’的天真学生,殴打老师是家常便饭,面无愧色,比做家庭作业还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处理事情方面。→运用自如 游刃有余 心手相应 左右逢源 心闲手敏 ↔所谋辄左眼高手低 手忙脚乱 力不从心 无从措手。也作“得手应心”、“遂心应手”。


【词语得心应手】  成语:得心应手汉语词典:得心应手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原十日欢

    同“平原十日饮”。清袁枚《寓佩香女士听秋阁都统成公屡以诗来同至焦山饯别》诗:“京江小住听秋阁,竟作平原十日欢。”【词语平原十日欢】   汉语大词典:平原十日欢

  • 一丘

    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(班)嗣报曰:‘若夫严子者,绝圣弃智,修生保真,清虚澹泊,归之自然,独师友造化,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。渔钓于一壑,则万物不奸其志;栖迟于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”丘,指山丘,因古代隐者

  • 槐安梦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虚幻之梦。亦用以喻人生如梦,富贵得失无常。宋陆游《秋晚》诗:“幻境槐安梦,危机竹节滩。”金路铎《汴梁公廨西楼》诗之二:“薄宦槐安梦,浮名剑首炊。”【词语槐安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安梦

  • 楚王吞蛭

    汉贾谊《新书.春秋》载:春秋 楚 惠王(一说楚庄王)食寒葅,有蛭,恐司厨者获罪,乃暗吞之。后因以“楚王吞蛭”称颂王者宽仁待下。《旧唐书.姚崇传》:“楚王吞蛭,厥疾用瘳……皆志在安人,思不失礼。”

  • 胥江万里涛

    同“胥涛”。明李攀龙《挽王中丞》诗:“属镂不是君王意,莫作胥江万里涛。”

  • 授手援溺

    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;嫂溺,援之以手。”溺:落水、淹没。授手:伸出手。意谓如果是天下百姓遭受苦难,要用道(即儒家极力推行的仁政)方能拯救;如果是嫂子溺于水中,那么,应伸出手去救护她,就

  • 车书大同

    同“车轨共文”。隋辛德源《星名》诗:“关山无复阻,车书方大同。”

  • 巫云梦影

    同“巫山云雨”。清袁于令《西楼记.觅缘》:“这段缘难厮称,巫云梦影未分明,惟有清光照泪横。”

  • 仙骥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《相鹤经》:“鹤,阳鸟也,而游于阴。盖羽族之宗长,仙人之骐骥也。”后因以“仙骥”美称鹤。宋黄庭坚《倦鹤图赞》:“伟万里之仙骥,羾九关而天翱。”【词语仙骥】   汉语大词典:仙骥

  • 盍朋簪

    《周易.豫卦》:“九四,由豫,大有得。勿疑朋盍簪。”三国魏.王弼注:“夫不信于物,物亦疑焉。故勿疑则朋合疾也。盍,合也。簪,疾也。”《易.豫卦》是坤下震上,有“勿疑,朋盍簪(聚也)。”意思是你不要三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