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志同道合

志同道合

原作“道合志同”。志:志向;道:道路,指信仰。形容彼此志向相同,信仰一致。魏文帝曹丕时,选官不看真才实学,而以门第出身来决定高下。曹植(事迹见前,“下笔成章”条)当时被曹丕幽居在东阿,便上疏曹丕陈述审察选拔人才之道,疏中说:“当初伊尹是为人陪嫁的奴隶,可以说是最卑贱的了;姜尚(即姜子牙)直钩垂钓渭水,可以说是最粗鄙的了。等到二人分别被商汤和周文王起用,确实是因为他们志向相同、信仰一致,二人的计谋又高深通神,哪里是靠如今所凭借的门第,和别人的荐举呢?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陈思王植传》卷19第572页:“昔伊尹之为媵臣,至贱也,吕尚之处屠钓,至陋也,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谟神通,岂复假近习之荐,因左右之介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陆九渊《祭吕伯恭文》:“道同志合,惟公不二,拜书乞铭,公即挥赐。” 宋·陈亮《与吕伯恭正字四首》其二:“天下事常出人意料之外,志同道合,便能引其类。” 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计·游春》:“蒙越王拔于众人之中,侧之大夫之上,志同道合,言听计从。”


并列 志趣、理想一致或事业相同。周梅森《沦陷》:“敝人今天能与~的各界朋友在此聚会,十分荣幸,也十分高兴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彼此投契。→情投意合。也作“道合志同”、“道同契合”、“道同义合”、“道同志合”、“志同气合”、“志同心合”。


【词语志同道合】  成语:志同道合汉语词典:志同道合

猜你喜欢

  • 指腹成亲

    参见:指腹为亲见“指腹为亲”。【词语指腹成亲】  成语:指腹成亲

  • 碧纱笼诗

    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七《起自苦寒》:“王播少孤贫,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,随僧斋餐。诸僧厌怠,播至,已饭矣。后二纪(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),播自重位出镇是邦,因访旧游,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,播继以二绝

  • 圣人忘情

    参见:太上忘情主谓 品德高尚的圣人,在感情上放得下。〔例〕毛泽东~,虽然失去了儿子,仍无失态,既瞒着儿媳,又处理国家大事。△用于描写人物。【词语圣人忘情】  成语:圣人忘情汉语大词典:圣人忘情

  • 井鲋

    井中的鲋鱼。比喻处于困境之中。唐代白居易《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》诗:“井鲋思返泉,笼莺悔出谷。”【词语井鲋】   汉语大词典:井鲋

  • 春山

    源见“远山眉”。喻指女子的秀眉。唐李商隐《代董秀才却扇》诗:“莫将画扇出帷来,遮掩春山滞上才。”清 洪楝园《后南柯.释酗》:“问何时消除芥蒂,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。”【词语春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春山

  • 乘度杯

    同“乘杯”。唐徐浩《宝林寺作》诗:“永愿依胜侣,清江乘度杯。”

  • 河东狮子吼

    宋.苏轼《分类东坡诗》卷十六《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》载:陈慥字季常,妻柳氏,悍妒。苏轼以诗戏慥曰:“龙丘居士亦可怜,谈空说古夜不眠,忽闻河东狮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”又宋.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三“陈季常”

  • 梅鹤凄凉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形容林逋坟墓冷落。鲁迅《集外集.阻郁达夫移家杭州》:“坟坛冷落将军岳,梅鹤凄凉处士林。”

  • 三四调狙

    同“赋芧戏狙”。宋陆游《春晚南堂晨起》诗之一:“青黄灾断木,三四调群狙。”

  • 苍吾让兄

    谓不必要的谦让。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昔苍吾绕娶妻而美,以让兄。此所谓忠爱而不可行者也。”指讲礼让而过分到不合情理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