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惨绿少年

惨绿少年

唐.张固《幽闲鼓吹》:“孟阳初为户部侍郎,夫人忧惕,谓曰:‘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覈,吾惧祸之必至也。’户部解喻再三。乃曰:‘不然试会尔同列吾观之。’因遍招深熟者。客至,夫人垂帘视之。既罢会,喜曰:‘皆尔之俦也,不足忧矣!末座惨绿少年,何人也?’答曰:‘补阙杜黄裳。’夫人曰:‘此人全别,必是有名卿相。’”

唐代潘孟阳刚就任户部侍郎时,他母亲不放心,让他把同列请来家中。潘母垂帘看过来客后,认为其他人同自己儿子差不多,只有末座着惨绿(深绿)色衣服的少年气度不凡,前程远大。后用为典故,比喻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。

清.王士祯《题苏台杨柳枝词后》诗:“明湖忆得吟秋柳,惨绿当年正少年。”


并列 穿淡绿衣衫的少年。后指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。唐·张固《幽闲鼓吹》:“潘孟阳初为户部侍郎,太夫人忧惕,谓曰:‘以尔人材,而在丞郎之位,吾惧祸之必至也。’户部解喻再三,乃曰:‘不然,试会尔同列,吾观之。’因遍招深熟者。客至,夫人垂帘视之,既罢会,喜曰:‘皆尔之俦也,不足忧矣,末座~何人也?’答曰:‘补阙杜黄裳。’夫人曰:‘此人全别,必是有名卿相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褒奖后生有为。


【词语惨绿少年】  成语:惨绿少年汉语词典:惨绿少年

猜你喜欢

  • 巾角垫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形容文士风流倜傥之态。清钱谦益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》诗之一:“笑口嘲轰巾角垫,书签狼藉酒杯翻。”

  • 饮冰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!吾未至乎世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!”内热,内心焦灼。阴阳之患,指悲喜之情交织而伤害人心。春秋时,孔子周游到楚,楚叶公子高将使齐,因而来向孔子求教。上面

  • 三折肱

    源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指代良医。宋黄庭坚《寄黄幾复》诗:“持家但有四立壁,治病不蕲三折肱。”【词语三折肱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折肱

  • 拈花

    同“拈花一笑”。清钱谦益《寄严道彻太守》诗:“蒲团已悟拈花案,尺素争传倒薤书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闵预》:“学簪花而舍拈花,何为不可;倩贝叶以充红叶,何便如之?”【词语拈花】   汉语大词典:拈花

  • 一苇杭

    《诗经.卫风.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言一苇者,谓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苇也。”按:杭通航。一苇,指将一束苇代船而渡。因《诗经》有“一苇航之”之语,故后以一

  • 皂白

    借指是非。《宋书·王微传》: “冲和淹通,内有皂白,举动尺寸,吾每咨之。” 参见:○不分皂白【词语皂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皂白

  • 瓜祭

    古人食瓜,将食,必先以祭祖,谓食瓜荐新,表示不忘本。《礼记.玉藻》:“瓜祭上环。”上环:切瓜作环形,有上环、下环之分,上环为蒂部,下环为脱花处,祭时取上环。【词语瓜祭】   汉语大词典:瓜祭

  • 音曲绕梁

    源见“馀音绕梁”。形容乐曲优美,馀韵无穷。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中:“中国戏法,由来已久,衣冠优孟,音曲绕梁,此固可豁目娱耳也。”

  • 海客乘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乘船通天的传说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采撰》:“海客乘槎以登汉,姮娥窃药以奔月。”【词语海客乘槎】  成语:海客乘槎汉语大词典:海客乘槎

  •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

    所:假设连词,如,若。舅氏:指晋文公之舅狐偃。 如果不和舅舅一条心的话,有白水为证。本是晋文公对舅犯所发的誓言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及河,子犯以璧授公子,曰:‘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,臣之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