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打鸭惊鸳鸯

打鸭惊鸳鸯

宋.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八:“宣城守吕士隆,好缘微罪杖营妓。后乐籍(古指乐户的名籍,也指官妓)中得一客娼名丽华,善歌,有声于江南,士隆眷之。一日复欲杖营妓,妓泣诉曰:‘某不敢避杖,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。’士隆笑而从之。丽华短肥,故梅圣俞(宋.梅尧臣)作《莫打鸭》诗以解之曰:‘莫打鸭,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。鸳鸯新自南池落,不比孤洲老秃鸧。秃鸧尚欲远飞去,何况鸳鸯羽翼长。’(此事见宋.梅尧臣《宛陵集》)”此事又见魏泰《诗歌》。

后用“打鸭惊鸳鸯”常比喻惩甲惊乙,或殃及无辜之意。

宋.李石《扇子》诗:“不为求蛇熏老鼠,翻成打鸭惊鸳鸯。”


连动 比喻惩此而使彼受虚惊。语出《临汉隐居诗话》:“吕士隆知宣州,好以事笞官妓,妓皆欲逃去而未得也。会杭州一妓到,宣,其色艺可取,士隆喜之,留之使不去。一日,群妓复犯小过,士隆又欲笞之,妓泣诉曰:‘某不敢辞罪,但恐杭妓不能安也!’士隆愍而舍之。梅圣俞因作《莫打鸭》一篇曰:‘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;鸳鸯新向池中落,不比孤洲老鸹鸧;鸹鸧尚欲远飞去,何况鸳鸯羽翼荒。’”宋·李石《扇子》:“不为求蛇熏老鼠,翻成~。”△描写受虚惊之语。也作“打鸭惊鸳”。


【词语打鸭惊鸳鸯】  成语:打鸭惊鸳鸯汉语词典:打鸭惊鸳鸯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丝日饮

    源见“日饮亡何”。袁盎字丝。谓饮酒避事免是非。清钱谦益《春夜读汉书》诗:“且学袁丝能日饮,牖城瘴海共沉酣。”

  • 黑甜一枕

    同“黑甜”。明冯惟敏《朝天子.东村楼成》曲:“黑甜一枕到羲皇,傲然陶元亮。”【词语黑甜一枕】  成语:黑甜一枕

  • 五谷丰登

    年景很好,庄稼丰收。登,也作“熟”。《六韬.龙韬。立将》:“战胜于外,功立于内,吏迁士赏,百姓欢悦,将无咎殃。是故风雨时节,五谷丰熟,社稷安宁。”主谓 指粮食丰收。《水浒全传》1回:“那时天下太平,~

  • 十羊九牧

    十只羊九个放牧人。旧时把百姓喻为羊,把官吏喻为牧人。形容官多民少。见隋杨尚希之语。杨尚希(534-590年),弘农(今河南灵宝)人。北周时曾任国子博士、舍人、司宪中大夫等职。入隋,曾任度支尚书、兵部尚

  • 潘果

    同“潘车盈果”。南朝梁简文帝《和湘东王横吹曲.洛阳道》:“玉车争晚入,潘果溢高箱。”【词语潘果】   汉语大词典:潘果

  • 魏颗从治

    源见“结草以报”。指择善而从,恩泽他人。晋孙绰《喻道论》:“魏颗从治而致结草之报,子都守信而受骢骥之锡。”

  • 俯首贴耳

    低头垂耳,驯从听命。唐代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亦作“伏首帖耳”。《聊斋志异.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伏首帖耳而泣。”帖:也作“贴”。【词语俯首贴耳】  成语

  • 偃禾起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四引《琴操》:“周金縢者,周公作‘金縢书’也。武王薨,太子诵袭(继承)武王之业,年七岁,不能统理海内,周公为摄政。是时周公囚诛管(叔)、蔡(叔)之后,有谤公于王者,言公专国之权,诈策谋

  • 曾子逮亲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曾子(曾参,孔子的弟子)曰:‘往而不可还者,亲(指双亲)也;至而不可加者,年也。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,木欲直而时不待也。是故椎牛(用椎打击牛头,把牛杀死)而祭墓,不如鸡豚

  • 冠年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男子二十冠而字。”后以“冠年”指男子二十岁。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释僧富》:“及其冠年,备尽经史,美姿容,善谈论。”【词语冠年】   汉语大词典:冠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