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百废俱兴”。【词语百废具兴】 成语:百废具兴汉语大词典:百废具兴
其:副词。表推测,估计。 有谁说不是这样?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唐.梁肃《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》:“而清俭厉俗,明哲保
不见( ㄒㄧㄢˋ xiàn ):未显现。图:谋。 谋画于事物尚未形成之时。 古人强调知几慎微。语出《书.五子之歌》:“怨岂在明,不见是图。”孔颖达疏:“顾氏云:‘怨岂在明,未必皆在明著之时,必于
源见“桃夭之化”。形容女子年轻貌美。前蜀毛文锡《赞浦子》词:“锦帐添香睡,金炉换夕熏……正是桃夭柳媚,那堪暮雨朝云。”并列 形容年轻女子艳丽、妩媚。前蜀·毛文锡《赞浦子》:“锦帐添香睡,金炉换夕熏。懒
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,比喻穷困不堪的老百姓不怕严刑峻法。罢:通“疲”。汉代桓宽《盐铁论.绍圣》:“罢马不畏鞭棰,罢民不畏刑法。”主谓罢,通“疲”。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。比喻处于绝境的人而无所畏惧。语出
见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。《元史·察罕传》:“(察罕)尝以病请告,暨还朝,帝御万岁山圆殿……顾李孟曰:‘~,今见其人。’”【词语知止不辱】 成语:知止不辱汉语大词典:知止不辱
《后汉书.寇恂传》载: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,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。贾以为耻,扬言要杀寇恂。寇恂效蔺相如为大局退让,后经光武帝调解和好。后以“寇贾之风”为顾全大局解除私怨之典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共追廉
《礼记.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后以“周规折矩”谓拘守成法。清侯方域《南省试策二》:“今天下内讧外侮,诚宜得倜傥非常之人任而使之,非为其能周规而折矩,前拱而后揖也。”清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
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钟毓与弟会小时,值父(钟繇)昼寝,因共偷服药酒。其父时觉,且托寐以观之。毓拜而后饮,会饮而不拜。既而问:‘毓何以拜?’毓曰:‘酒以成礼,不敢不拜。’又问:‘会何以不拜?’会曰:‘
指萧何建议刘邦设立拜将坛,以隆重之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。后以此典比喻授以要职,委以重任。当时,萧何问刘邦究竟作何打算?汉王刘邦说:“我也想要向东方发展呀,怎么能够闷闷不乐地老呆在这里呢?”萧何说:“如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