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抟风九万

抟风九万

同“抟翼万里”。唐方干《寄于少监》诗:“蹑履三千皆后学,抟风九万即前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昼锦

    ①衣绣昼行【词语昼锦】   汉语大词典:昼锦

  • 山阳䜩

    同“山阳会”。䜩,同“宴”。南朝 齐陆厥《奉答内兄希叔诗》:“愧兹山阳䜩,空此河阳别。”

  • 廉蔺之迹

    源见“负荆请罪”。指顾全大局,消除个人恩怨的风范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共追廉 蔺之迹,同慕寇 贾之风。”

  • 龙骧茔

    《晋书.王浚传》:“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、监梁益诸军事。”“太康六年卒,时年八十,谥曰武。葬柏谷山,大营茔域,葬垣周四十五里,面别开一门,松柏茂盛。”西晋龙骧将军王濬死后,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为其大修坟

  • 当今无辈

    《三国志.吴志.张温传》:“太常顾雍曰:‘基未详其为人也,温当今无辈。’”意谓当时没有可以与张温匹敌的人。其他 辈,类比。谓当今无可匹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温传》:“温~。”△多用于才干方面。→当世无

  • 撩虎

    同“撩虎须”。清王夫之《章灵赋》:“奋残形以殆庶兮,危叹于撩虎。”【词语撩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撩虎

  • 相顾失色

    因惊恐而面色苍白地互相看着。出自五代人段希尧的事迹。段希尧(878-956年)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后唐天成年间(926-930年)为卫州录事参军,后改任洺州纠曹。石敬瑭镇太原,又被辟为从事。后石敬

  • 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

    追求得有一定的方式,得到与否却听之于命运。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循规蹈矩,听天由命的哲学思想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求则得之。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

  • 穷愁著书

    指司马迁撰写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最后的评语说:虞卿是在穷困愁苦时著书立说的。后以此典比喻穷困潦倒而致力于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。虞卿,虞氏,名失传,战国时人。因进说赵孝成王,被任为上卿,称为虞卿。主张

  • 佐饔得尝

    《国语.周语下》:“佐饔者尝焉,佐斗者伤焉。”韦昭注:“饔,烹煎之官也。”后因称助人为善者得善报为“佐饔得尝”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省事》:“王子晋云:‘佐饔得尝,佐斗得伤。’此言为善则预,为恶则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