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举才
借指早慧才士。唐孟浩然《姚开府山池》诗: “今日龙门下,谁知文举才。” 参见:○小时了了
借指早慧才士。唐孟浩然《姚开府山池》诗: “今日龙门下,谁知文举才。” 参见:○小时了了
《晋书.嵇康传》:“以为神仙禀之自然,非积学所得,至于异养得理,则安期、彭祖之伦可及,乃著《养生论》。”“帝既昵听信会,遂并害之。康将行东市,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,弗许。”晋名士稽康深明养生之道,著有
降低志气,辱没身分。 表示与世俗合流。语出《论语.微子》:“子曰:‘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叔齐与?’谓‘柳下惠少连,降志辱身矣’。”三国.魏.王粲《为刘荆州谏袁谭书》:“仁君当降志辱身,以济事为务
《庄子.天地》:“其在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者,邹 鲁之士,缙绅先生,多能明之。”邹,孟子故乡;鲁,孔子故乡。后因以“邹鲁”指文化昌盛之地,礼义之邦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里为冠盖,门成邹
同“何曾食万钱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齐景驷千,何曾食万。”
同“钻穴逾墙”。清唐甄《潜书.除党》:“峻墙垣,谨防御,不与以钻逾之便。”【词语钻逾】 汉语大词典:钻逾
源见“指白日”。谓以生死立誓。《新五代史.汉刘崇传》:“道揣周太祖意不在赟,谓太祖曰:‘公此举由衷乎?’太祖指天为誓。”见“指天誓日”。【词语指天为誓】 成语:指天为誓汉语大词典:指天为誓
源见“椿年”、“萱草忘忧”。指父母。元本高明《琵琶记.伯喈五娘相会》:“书,我只为你其中自有黄金屋,却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。还思想,休休,毕竟是文章误我,我误爹娘。”【词语椿庭萱草堂】 汉语大词典:
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。孙子认为,善于用兵的人,能使部队象“率然”;“率然”是常山地方的蛇名。打它的头,尾就来救应,打它的尾,头就来救应,打它的腰,头尾都来救应。请问,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?回答说,可以
《书.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后以“明若观火”形容观察事物十分清楚明白。唐陆贽《奉天前所答奏未施行状》:“善恶从类,端如贯珠;成败象行,明若观火。”见“洞若观火”。唐
源见“朱游和药”。谓自裁。清钱谦益《送马巽倩归会稽》诗:“和药趣来手欲战,然灰被溺目敢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