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辽东鹤”。喻久别重归。宋蒋捷《瑞鹤仙.乡城见月》词:“漫将身、化鹤归来,忘却旧游端的。”
同“秦鹿”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擒王敦》:“非我敢收秦氏鹿,只因天命属龙颜。”
宋.欧阳修《再论置兵御贼札子》:“及一旦王伦?张海等相继而起,……入州入县,如入无人之境。”境:地域。意谓好像进入了没有人的地方。形容作战勇猛,所向披靡,无人敢阻挡。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赵云一
同“三冬足文史”。唐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被玉轴之文章,三冬遽足。”
《礼记.王制》:“周人养国老于东胶,养庶老于虞庠。”郑玄注:“东胶亦大学,在国中王宫之东。”又《礼记.学记》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。”周时称大学为胶,称小学为庠。后世以“胶庠”通称学校。《梁书.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张季鹰(季鹰,张翰字)纵任不拘,时人号为‘江东步兵’。或谓之曰:‘卿乃可纵适一时,独不为身后名邪?’”答曰:“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时一杯酒。”后因以“张翰杯”为不求
源见“谢安雅量”。形容意兴豪放。唐李白《送杨山人归天台》诗:“兴引登山屐,情催泛海船。”
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孝文皇帝之时,当世耆老皆闻见之。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身衣弋绨(注:弋,黑色;绨,厚缯),足履革舄,以韦带剑,莞蒲为席,兵木无刃,衣缊无文,集上书囊以为殿帷;以道德为丽,以仁义为准
源见“完璧归赵”。比喻十分珍贵之物。元王逢《秋感六首》之三:“连城不换相如璧,百结何妨子夏衣。”
《诗.大雅.旱麓》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孔颖达疏:“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,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,是道被飞潜,万物得所,化之明察故也。”后因以“鸢飞鱼跃”谓万物各得其所。宋陈亮《西铭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