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楚筵辞醴”。谓待客简慢。五代徐铉《和方泰州见寄》:“置醴筵空情岂尽,投湘文就思如凝。”
《左传.隐公一一年》:“犯五不韪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韪:对,是。后以犯天下之不韪谓公然去敢干天下人认为最大的错事。亦作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清.顾炎武《日知录.卷一三.正始》:“自正始以来,
源见“灰管”、“改火”。葭灰与燧火。借指岁月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碑》:“遭太夫人忧,苫草坟茔,以终灰燧。”【词语灰燧】 汉语大词典:灰燧
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、“处堂燕雀”。比喻因其处境而极易受祸害的人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归山》:“俺来此携琴访友,并不曾留涟夜晓。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。”并列 比喻囿于其中,无辜受祸。清·孔尚任《桃
源见“魏舒襆被”。泛指去职离别。唐张祜《送外甥》诗:“衰年生侄少,唯尔最关心。偶作魏舒别,聊为殷浩吟。”
同“塞翁失马”。明何景明《寄李郎中》诗:“得失竟须知塞马,荣华终不易涂龟。”【词语塞马】 汉语大词典:塞马
房:即房玄龄;杜:指杜如晦。房玄龄出主意,杜如晦作决断,比喻为了共同的事业而亲密合作。又作“房杜”。房玄龄事迹参见“耸壑昂霄”条。杜如晦(585-630年)字贞明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隋大业
《史记.殷本纪》:“伊尹名阿衡。阿衡欲奸汤而无由,乃为有莘氏媵臣,负鼎俎,以滋味说汤,致于王道。”后因以“伊尹荷鼎自进”为贤士寻求帝王知遇之典。晋陆机《遂志赋》:“傅栖岩而神交,伊荷鼎以自进。”
彘( ㄓˋ zhì ):猪。 用人吃的粮食喂猪狗。 表示粮食丰收。也表示富家贱人贵畜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,途有饿莩而不知发。”《管子.国蓄》:“岁适美,则市粜无予,而狗
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七回:“行者笑道:‘我……善会担山赶日头。’”“担山赶日”之说,明代早已传述,不过不仅限于“二郎神”之事。今四川灌县民间流传有“二郎担山赶太阳”之说。后因用为战胜自然的勇武行为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