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明珠暗投

明珠暗投

指邹阳说:如同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抛投到黑暗地方被埋没。后以此典比喻怀才不遇、忠贤受谤;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;或比喻珍宝落到不识货的手中。西汉文帝时,齐国人邹阳听说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好结纳贤士,便前去投奔,上书言事为门客。但被梁孝王近臣羊胜、公孙诡等人嫉妒,在梁孝王面前说他坏话,梁孝王把邹阳抓起来,并打算杀死他。邹阳知道这是被人诬告,于是在狱中上书申辩冤枉,他列举许多例证和比喻说明古代君王听信谗言之恶果。邹阳比喻“我听说象明月闪亮之珍珠、夜里发光之玉璧,如果在黑暗中抛投到道路上行人面前,人们没有不惊恐地按剑斜看投掷珍珠和玉璧的人,这是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珍贵的珠玉宝物无端而突然地来到您的面前”。此典又作“无因而至”、“暗投”、“夜光暗投”、“投光之叹”、“明珠投暗”、“暗投珠”、“暗珠”、“按剑投珠”、“按剑明珠投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3《鲁仲连邹阳列传》2476页:“臣闻明月之珠、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而相眄(miǎn免,斜看)者。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张司马启》:“无因而至,按剑致惧于连城。” 唐·高适《涟上别王秀才》:“何意照乘珠,忽然欲暗投。” 高适《送魏八》:“此路无知己,明珠莫暗投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求玄珠赋》:“性失则遗,若合浦之徙去;心虚潜至,同夜光之暗投。” 唐·司空图《擢英集述》:“欣传赏奏之徵,免茹投光之叹。” 宋·苏舜钦《吕公初示古诗一编》:“惜乎志大名位卑,明珠投暗人疑之。” 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大全》卷12《事物譬类》:“不遇识者,明珠暗投。” 元·顾德润《笃玉郎过感皇恩·述怀》:“暗投珠,叹无鱼,十年窗下万言书。” 明·杨慎《金衣公子》:“休歌缺壶,休投暗珠,神仙原是英雄做。” 杨慎《七犯玲珑·初冈李一元》:“看浮云富贵吾何有,埋轮请剑,明珍暗投。” 明·袁宏道《三弟回志喜》:“按剑投珠恨,呼牛应马真。” 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:“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,惜乎明珠暗投。” 清·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》:“何期尺一书,按剑明珠投。”


主谓 原意是把闪闪发光的珍珠,在黑暗中投到路上行人面前,行人们看到都愣住了,谁也不敢去拣。借指珍贵之物落入不明白其价值的人手中,得不到珍爱。后常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埋没得不到重用或误入歧途而毁灭。语出汉·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相眄者,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57回:“(庞)统曰:‘吾欲投曹操去也。’(鲁)肃曰:‘此~矣。’”△多用于人的行为方面。→买椟还珠↔大展经纶。 也作“明珠投暗”、“明珠夜投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邹阳〈狱中上书自明〉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,众莫不按剑相眄(mian) 者。何则? 无因而至前也。”《史记·邹阳列传》、《汉书·邹阳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邹阳遭谗下狱,他从狱中向梁孝王上书表白自己,其中写道:“我听说珍贵闪光的明珠、玉璧夜间投向路上行人,人们都会惊惧,按着宝剑警惕地左右张望。为什么呢?因为原因不明而突然飞来之故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怀才不遇、忠贤受谤; 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。

【典形】 按剑明珠投、按剑投珠、暗投、暗投珠、暗珠、明珠暗投、明珠投暗、投光之叹、无因而至、夜光暗投、千金暗投、白璧暗投、明月暗投、隋珠暗投、明月非所投。

【示例】

〔按剑明珠投〕 清·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》:“何期尺一书,按剑明珠投。”

〔按剑投珠〕明·袁宏道《三弟回志喜》:“按剑投珠恨,呼牛应马真。”

〔暗投〕 唐·高适 《涟上别王秀才》:“何意照乘珠,忽然欲暗投。”

〔暗投珠〕 元·顾德润《笃玉郎过感皇恩·述怀》:“暗投珠,叹无鱼,十年窗下万言书。”

〔暗珠〕 明·杨慎《金衣公子》:“休歌缺壶,休投暗珠,神仙原是英雄做。”

〔明珠暗投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初冈李一元》:“看浮云富贵吾何有,埋轮请剑,明珠暗投。”

〔明珠投暗〕 宋·苏舜钦《吕公初示古诗一编》:“惜乎志大名位卑,明珠投暗人疑之。”

〔投光之叹〕 唐·司空图《擢英集述》:“欣传赏奏之微,免茹投光之叹。”

〔无因而至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张司马启》:“无因而至,按剑致惧于连城。”

〔夜光暗投〕 唐·白居易 《求玄珠赋》:“性失则遗,若合浦之徙去; 心虚潜至,同夜光之暗投。”


【词语明珠暗投】  成语:明珠暗投汉语词典:明珠暗投

猜你喜欢

  • 牢石歌

    《汉书.石显传》载:石显字君房,“为人巧慧习事,能探得人主微指,内深赋,持诡辩以中伤人,忤恨睚眦,辄被以危法。”“与中书仆射牢梁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,诸附依者皆得宠位。民歌之曰:‘牢邪石邪,五鹿客也

  • 王衍风鉴

    《晋书.王戎传》附王衍:“王衍字夷甫,神情明秀,风姿详雅。……有盛才美貌,明悟若神,常自比子贡。兼声名藉甚,倾动当世。妙善玄言,唯谈《老》、《庄》为事。每捉玉柄麈尾,与手同色。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改更,

  • 汉佩

    同“汉皋佩”。清魏源《秦淮灯船引》:“泉落鲛宫万游戏,汉佩湘珠千出没。”【词语汉佩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佩

  • 沧田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明张煌言《寄纪侍御衷文二首》诗之一:“忆昔同堂勉圣贤,正当国难慨沧田。”

  • 东西南北人

    《礼记》卷二《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於防,曰:‘吾闻之,古也墓而不坟。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,不可以弗识也。於是封之崇四尺。’”孔子将母亲的灵柩合葬在防地的先考墓中。然后说:“我宦游四方,是个东西南北

  • 三神丘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唐白居易《题海图屏风》诗:“突兀海底鳌,首冠三神丘。”

  • 落魄苏秦

    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泛指失意潦倒之人。宋汪元量《答林石田见访》诗:“落魄苏秦今席暖,狂猖阮籍尚毡寒。”

  • 湫闭

    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勿使有所壅闭湫底,以露其体。”杜预注:“湫,集也;底,滞也。”后以“湫闭”谓闭塞不通。清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》:“衰则反是,其人材如蛰墐户,湫闭槁窳,所至而百物受其怆悢。”【词语湫

  • 雍门鼓琴

    雍门:战国齐人,复姓雍门,名周,雍门善于鼓琴。曾借鼓琴游说齐国孟尝君,使孟尝君感受至深。汉刘向《说苑.善说》:“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。孟尝君曰:‘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?’……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,徐动

  • 谢安丝竹

    源见“东山丝竹”。谓中年后以音乐慰藉。傅尃《检陈蜕庵旧作赋此述哀》诗:“谢安丝竹哀逾乐,庾信文章怨以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