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李猫

李猫

旧唐书.李义府传》:“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,又以柔而害物,号曰李猫。”《新唐书.李义府传》作“人猫”。

唐.李义府表面柔婉而有猫的媚态,心却歹毒,故时人称其为“李猫”(或“人猫”)。后因用以比喻外表温恭而内心阴险的人。

明.佚名《鸣凤记.世蕃奸计》:“笑里藏刀胜李猫,偏宜相府为爪牙。”


【词语李猫】   汉语词典:李猫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柰簪

    源见“簪白柰”。指皇后逝世。清黄遵宪《乌之珠歌》:“六宫共抱苍梧痛,万国还惊白柰簪。”

  • 经世之器

    源见“经天纬地”。谓有治理国家的才识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审举》:“故披《洪范》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,览《九术》而见范生治国之略。”【词语经世之器】  成语:经世之器

  • 用短与用长

    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刘令言(刘纳)始入洛,见诸名士而叹曰:‘王夷甫(王衍)太解明,乐彦辅(乐广)我所敬,张茂先(张华)我所不解,周弘武(周恢)巧于用短,杜方叔(杜育)拙于用长。’”刘纳到洛阳后,对朝

  • 谢女雪诗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指才思高妙敏捷的吟咏诗篇。宋欧阳修《渔家傲》词:“谢女雪诗真绝唱。无比况,长堤柳絮飞来往。”

  • 渔翁之利

    同“渔人之利”。《老残游记》十一回:“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,俄 德出为调停,借收渔翁之利,大局又为之一变。”茅盾《虹》八:“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,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。”见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  • 瑟琴

    源见“琴瑟”。喻和合友好。晋潘岳《夏侯常侍诔》:“子之友悌,和如瑟琴。”亦指夫妻和好。宋罗烨《醉翁谈录.张氏夜奔吕星哥》:“虽未通币帛之仪,料必作瑟琴之眷。”【词语瑟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瑟琴

  • 橘中叟

    源见“橘中戏”。指善弈的老者。清钱谦益《〈棋谱新局〉序》:“安知夫烂柯之老,橘中之叟,不揶揄窃笑耶?”吴梅《题天香石砚室棋谱》诗:“我欲去寻橘中叟,力学三年便国手。”亦指隐于弈者。清钱谦益《与族弟君鸿

  • 桑中之约

    《诗经.鄘风.桑中》:“期我乎桑中,要(注:同“邀”)我乎上宫,送我乎淇之上矣。”诗中写一对青年男女在桑林中约会的经过,后以“桑中之约”为男女幽会的密约。《聊斋志异.窦氏》:“女促之曰:‘桑中之约不可

  • 蟠木朽株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盘曲之木,朽烂之株。喻无用之材。亦用为自谦之辞。唐骆宾王《上李上常伯启》:“宾王蟠木朽株,散樗贱质,墙面难用,灰心易寒。”见“槃木朽株”。唐·骆宾王《上李少常伯启》:“宾王~,散樗贱质,

  • 舜乐

    同“舜弦”。唐杜审言《望春亭侍游应诏》诗:“尧樽随步辇,舜乐绕行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