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汉水胶船

汉水胶船

指西周昭王率师南巡楚国,因船的胶液化开而死于汉水之中。后以此典比喻帝王被害。周昭王,姬姓,名瑕,康王之子。在位时王道略有缺失。他到南方巡视时在汉水溺死。周昭王死后,周朝廷为忌讳此事,没有向各诸侯报丧。此典又作“胶船”、“汉水入胶船”、“疑胶舟”、“胶舟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34页:“康王卒,子昭王瑕立。昭王之时,王道微缺。昭王南巡狩(shòu兽,同“巡守”,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),不返,卒于江上。其卒不赴告,讳(huì惠,忌讳)之也。”《正义》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昭王德衰,南征,济于汉,船人恶之,以胶船进王,王御船至中流,胶液船解,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甲午除夕》:“已恨太官余曲饼,争教汉水入胶船。” 清·王夫之《洞庭秋》之二十六:“萧飒万个撼斑管,迢递千古疑胶舟。” 清·王士禛《过汜光湖怀古》:“胶舟古所戒,遗恨怜昭王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昭王之时,王道微缺。昭王南巡狩不返,卒于江上。”正义引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昭王德衰,南征,济于汉,船人恶之,以胶船进王,王御船至中流,胶液船解,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。”

【今译】 周昭王时,王权衰微。昭王南巡至汉水时,船人故意用胶粘的船载昭王渡河,船行至中流,胶液化开使船解体,昭王因而被淹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帝王被害。

【典形】 汉水入胶船、胶船、胶舟、疑胶舟。

【示例】

〔汉水入胶船〕 金·元好问《甲午除夕》:“已恨太官余曲饼,争教汉水入胶船。”

〔胶船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乘渍水以胶船,驭奔驹以朽索。”

〔胶舟〕清·王士禛《过汜光湖怀古》:“胶舟古所戒,遗恨怜昭王。”

〔疑胶舟〕清·王夫之《洞庭秋》之二十六:“萧飒万个撼斑管,迢递千古疑胶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举笏击蛇

    《宋史.孔道辅传》:“(孔道辅)为宁州军事推官,数为州将事事。有蛇出天庆观真武殿中,一郡以为神,州将帅官属咸往奠拜之,欲上其事。道辅径前以笏击蛇,碎其首,观者初惊,后莫不叹服。”笏:朝笏,也叫“手板”

  • 桑枢瓮牖

    源见“原宪贫”。以桑木为门轴,以破瓮为窗口。指穷人的陋室或贫寒之家。元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一折:“久淹在桑枢瓮牖,几时能勾画阁楼台?”并列 枢,门轴。牖,窗户。用桑木做门轴,用破瓮堵窗口。贫困人家。语本

  • 豆萁煎

    同“豆萁相煎”。宋辛弃疾《最高楼.闻周氏旌表有期》词:“重叹息,豆萁煎正泣。”

  • 髀肉生

    同“髀肉复生”。唐白居易《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》诗:“战袍破犹在,髀肉生欲圆。”

  • 戴凭避席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。称赞人学识渊博,擅长说经。唐元稹《献荥阳公诗五十韵》:“戴凭遥避席,祖逖后施鞭。”

  • 杵臼程婴

    《史记》卷四十三《赵世家》:“晋景公元三年,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。”“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,杀赵朔、赵同、赵括、赵婴齐,皆灭其族。赵朔妻成公姊,有遗腹,走公宫匿。……居无何而朔妇免身,生男。屠岸

  • 莱芜釜

    同“莱芜甑釜”。唐卢照邻《失群雁》诗:“金龟全写中牟印,玉鹄当变莱芜釜。”

  • 飣座梨

    《新唐书.崔远传》:“远有文而风致整峻,世慕其为人,目曰‘飣座梨’,言座所珍也。”飣座梨,席间供陈设之梨。比喻受人敬慕的秀异之士。宋王禹偁《送仆射相公赴西京》诗:“康济荒年谷,风标飣座梨。”清赵翼《竹

  • 支遁马

    同“支公骏马”。唐孟浩然《宴荣二山池》诗:“枥嘶支遁马,池养右军鹅。”

  • 五弦挥手

    源见“手挥目送”。泛指弹琴。元张雨《木兰花慢.秋词》词:“甚老矣稽生,五弦挥手,怕听清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