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列子.汤问》:“蒲且(音jū)子之弋也,弱弓纤缴,乘风振之,连双鸧于青云之际。”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,而詹何之鹜鱼于大渊之中,此皆得清净之道,太浩之和也。”蒲且子是古代楚国
源见“支公好”。指高人雅士纵情适性的情趣。唐司空图《退栖》诗:“燕昭不是空怜马,支遁何妨亦爱鹰。”
同“昆明灰”。清黄遵宪《述闻》诗:“荆刺铜驼心上泪,觚棱金爵劫馀灰。”
参见:庾悦吝子鹅
①屈原沉湘
源见“螽斯”。谓子孙众多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夏公命将》:“愿将樛木连枝举,早见螽斯振羽飞。”【词语螽斯振羽】 成语:螽斯振羽汉语大词典:螽斯振羽
《梁书.何逊传》:“逊为扬州法曹,公廨有梅一株,逊常赋诗其下。后居洛,思梅花不得,请再任扬州。至日,花盛开。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。”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。后以此为咏梅之典。明.高启《梅花九首》其
同“枕中鸿宝”。明无名氏《赠书记.轻烟辨男》:“忆曩时名园寄居,偶然将枕函偷觑。”亦谓珍藏书籍。胡適《跋郎兆玉刻本〈墨子〉》:“购求四方,得江右 芝城铜板活缮本,乃陆北川先生所枕函。”【词语枕函】
比喻无用。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“夫戟者所以攻城也,镜者所以照形也,宫人得戟,则以刈葵。盲者得镜,则以盖卮。”葵:冬葵,蔬菜名。卮:古代一种盛酒器。主谓 瞎子虽然得到了镜子,却照不见自己,也看不见镜中的
同“谗言三至”。唐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曾参岂是杀人者,谗言三及慈母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