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朽索驭马”。唐白居易《辨兴亡之由策》:“安人者,敬其下也,懔乎若驭朽索,犹惧其末也。”【词语驭朽索】 汉语大词典:驭朽索
《诗.大雅.桑柔》“贪人败类”郑玄笺:“类,等夷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类者,比类,故为等夷,谓尊卑齐平朝廷之人。”后因以“等夷之志”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。《北史.周宗室传论》:“及文后崩殂,诸子冲幼,群公怀
同“陶令秫”。《中国谚语资料.农谚》:“麦子剁了头,陶秫掩住牛。”原注:“陶秫,高粱。”【词语陶秫】 汉语大词典:陶秫
同“山阳笛”。宋张炎《壶中天.怀旧友》词:“留得一方无用月,隐隐山阳闻笛。”【词语山阳闻笛】 成语:山阳闻笛汉语大词典:山阳闻笛
源见“泰否”。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,好事会变成坏事。唐刘禹锡《史公神道碑》:“侍中以帐下生变闻,泰极而否,当歌而哭。”并列 “泰”、“否”,皆《周易》卦名。“泰”主吉,“否”主凶。事
尽心竭力。明 胡应麟《诗薮.古体中》:“而其叙致周折,语意神奇处,更千百年大匠国工,殚精竭力不能恍惚。”见“殚精竭虑”。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内编·五言》:“而其叙致周折,语意神奇处,更千百年大匠国工,~
鼓鼙( ㄆㄧˊ pí ):乐器,即大鼓和小鼓,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。后借指战争。 国家有了战事,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。语出《礼记.乐记》:“君子听鼓辈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。”《汉书.陈汤传》:“汤
铭、刻:在器物上刻字。形容感激之至或感受极深,永志不忘。语本唐.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”。明.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第二出:“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二回:“所
同“识荆”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惊飓》:“地主殷勤,才识荆州,便劳北海开樽。”
源见“雁足书”。指书信。清陈维崧《还京乐.送叙彝上人北游》词:“怕他年,又红鲤无书,金鸿少使。”【词语金鸿】 汉语大词典:金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