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湘竹泪染

湘竹泪染

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。舜崩,二妃啼,以涕挥竹,竹尽斑。”

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、望帝台。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,尧之二女娥皇、女英追之不及,相与恸哭,泪下沾竹,竹文上为之班班(斑斑)然。”(见《龙威秘书》)

关于这方面的记载,又见《艺文类聚》“竹”引《湘川记》:“舜巡狩苍梧而崩,二妃不从,思忆舜,以泪染竹,竹尽为班(通斑)。”唐徐坚所编《初学记》一书卷二十八“竹”引张华《博物志》所载事同,文字稍异。

关于舜与二妃为湘君和湘夫人的记述颇多。屈原《楚辞.九歌》中有《湘君》和《湘夫人》的篇章。唐司马贞《史记》“索隐”认为既然《楚辞.九歌》有湘君、湘夫人,夫人是尧女,则湘君当是舜。因为湘、桂一带多斑竹,后人便把二者联系起来,附会敷演,而成为一个表现钟情思念的哀婉动人故事。这样,既使二妃的悲哭留下了斑竹的“见证”,又使湘竹因帝子的传奇而焕发出生动绚丽的光彩。

北朝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城崩杞妇之哭,竹染湘妃之泪。”唐岑参《岑嘉州集》卷一《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水》诗:“楚客肠欲断,湘妃泪斑斑。”白居易《长庆集》卷十一《江上送客》诗:“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雷氏剑

    同“雷公剑”。唐 谷神子《博异志.韦思恭》:“昔葛陂之竹,渔父之梭,雷氏之剑,尚皆为龙,安知此名山大镇,岂非龙潜其身也。”【词语雷氏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雷氏剑

  • 快婿

    旧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“快婿”。《北史.刘延明传》:“吾有一女,欲觅一快女婿。”【词语快婿】   汉语大词典:快婿

  • 退思岩

    宋.王君玉《国老谈苑》卷二:“鲁宗道以孤直遇主公家之事(注:即执政),知无不为,每中书罢归私宅,别居一小斋,绘山水,题曰‘退思岩’,独游其间,虽家人罕接焉。”又宋.叶廷珪《海录碎事》卷十一“臣职”上“

  • 获麟台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后人为纪念“西狩获麟”,在获麟处筑的土台。唐李白《送方士赵叟之东平》诗:“西过获麟台,为我吊孔丘。”【词语获麟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获麟台

  • 运掌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,可运之掌上。”后以“运掌”比喻容易。明朱有燉《义勇辞金》一折:“凭着俺,取群雄,如运掌。”【词语运掌】   汉语大词典:运掌

  • 八虎

    指明武宗时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。刘瑾(1451-1510年),陕西兴平人,本姓谈,依刘姓宦官以进,冒其姓。初在太子(即武宗)宫,武宗即位后,掌钟鼓司,以旧恩得宠,由内官监、总督团营升至司礼监太监。武宗

  • 冰消瓦解

    比喻事物彻底消释、涣散或崩溃。晋成公绥《云赋》:“于是玄气仰散,归云四聚:冰消瓦解,奕奕翩翩。”亦作“冰散瓦解”。《三国志.魏志.傅嘏传》裴松之注引司马彪《战略》:“比及三年,左提右挈,虏必冰散瓦解,

  • 尸仍反背

    清.谷应泰《明史纪事本末》卷十八《壬午殉难》:“兵部尚书铁铉被执至京,陛见,背立廷中,正言不屈,令一顾不可得,割其耳鼻,竟不肯顾。……遂寸磔之,至死,犹喃喃骂不绝。文皇乃令舁(yú扛,抬)大镬至,纳油

  • 百金双璧

    源见“虞卿双璧”。指重用贤才。唐胡宿《淮南发运赵邢州被召归阙》诗:“正是两宫裁化日,百金双璧拜虞卿。”

  • 一夫当关,万夫莫摧

    同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张天翼《儿女们》:“天门口是个要隘,非造门栅不可。一夫当关,万夫莫摧。”见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张天翼《儿女们》:“天门口是个要隘,非造门栅不可。~。”【词语一夫当关,万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