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燕石

燕石

艺文类聚》卷六引《阚子》:“宋之愚人,得燕石于梧台之东,归而藏之以为宝。周客闻而观焉。主人斋七日,端冕玄服以发宝,革匮十重,缇巾十袭。客见之,掩口而笑曰:‘此特燕石也,其与瓦甓不殊。’”

太平御览》卷五十一引《阚子》作“华匮十重”,末有“主人大怒,藏之愈固”数语。

宋国有一个人,在梧台东面偶然得到一块“燕石”,他以为是宝玉,便把它放在巾箱之中,重重叠叠珍藏起来。周客看了,说是块石头。主人听了大怒,越发当成宝贝,藏得更为严密了。

燕石,是有花纹象玉的石头。据《山海经》上说燕山产婴石(即燕石)。后以“燕石”比喻不足珍贵的假古董,或用作对自己的作品或收藏珍玩的谦称。

唐.李白《古风》:“宋国梧台东,野人得燕石,夸作天下珍,却哂赵王壁。”

“燕石之珍”又可以讽刺人不识货的愚昧与固执。

唐.刘禹锡《杂兴诗.偶作二首之一》:“燕石何须辨,逢时即至珍。”这是反用“燕石”典故的一例。


【词语燕石】   汉语词典:燕石

猜你喜欢

  • 效愚

    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诚欲效其款款之愚。”后因以“效愚”谓效忠。汉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期守死以报德,甘尽辞以效愚。”【词语效愚】   汉语大词典:效愚

  • 枕中秘

    同“枕中术”。陈三立《散原精舍》诗:“空文自有枕中秘,起死宁堪带下医?”【词语枕中秘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中秘

  • 彩衣娱白发

    同“彩衣娱亲”。明唐寅《寿严民望母八十》诗:“阶暗彩衣娱白发,月明黄鹤下青天。”

  • 晏婴骖

    源见“脱骖”。借指高人的赠助。前蜀贯休《和毛学士舍人早春》:“不知门下客,谁上晏婴骖。”

  • 浮屠不宿桑

    同“浮屠不三宿”。清归庄《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》诗:“已看高士难逃竹,也识浮屠不宿桑。”

  • 古锦

    源见“锦囊佳句”。指贮诗之袋,或称诗作汇集。宋韩维《宝奎殿前花树子答宋中道》诗:“春罗试舞衣新换,古锦藏诗墨未干。”清 樊增祥《再示儿辈》诗:“雅人深致循良事,都被先生古锦收。”【词语古锦】   汉语

  • 射草中石

    同“射石饮羽”。明高启《次韵答朱冠军游城西之作》诗:“醉归共射草中石,笑擘弓弦霹雳鸣。”

  • 锦幪独行

    《南史.隐逸传.释宝志》:“时有沙门释宝志者,不知何许人。有于宋泰始中见之,出入钟山,往来都邑,年已五六十矣。齐、宋之交,稍显灵迹。被发徒跣,语嘿不伦。或被锦袍,饮啖同于凡俗。恒以铜镜、剪刀、镊属挂杖

  • 挂瓢隐舜

    同“挂瓢”。唐骆宾王《秋日与群公宴序》:“昔挂瓢隐舜,蹈箕山而不归;结组逃齐,泛沧波而长往。”

  • 六安丞

    《后汉书.桓谭传》:“谭复极言谶之非经。帝大怒曰:‘桓谭非圣无法,将下斩之。’谭叩头流血,良久乃得解。出为六安郡丞,意忽忽不乐,道病卒”。东汉.桓谭因力陈不当以谶(预言吉凶得失的文与图)决事,触怒了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