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狗盗鸡鸣

狗盗鸡鸣

指孟尝君遇到危难,被门客能为“狗盗”、“鸡鸣”的人救出之故事。后以此典比喻宽量待人,必得好报;又比喻不管地位多么低下之人,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用场,办成事。孟尝君,即田文,战国时齐国宗室,袭承父亲田婴的封邑薛(今山东滕县南)地,因称薛公,号孟尝君。被齐湣(mǐn敏)王任为相国,他轻财礼士,门下有食客三千人。齐湣王派孟尝君去秦国,秦昭王就要用孟尝君作秦国相国。有人劝说秦昭王道:“孟尝君贤能,而且又是齐国王族,如果作秦国相国,一定会先替齐国打算,后替秦国打算,秦国就会危险啦。”于是秦昭王就停止任命,并且囚禁孟尝君,计议要杀死他。孟尝君派人进见秦昭王爱妾请求解脱。爱妾说:“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。”这时孟尝君有一件白狐皮袍子,价值千金,天下无双,可是到秦国后,就把它送给秦昭王,再没有另外的像这种皮袍子了。孟尝君忧虑这件事,遍问随从自己之宾客,没有人能回答对策。最末座位上有个能做小偷的宾客,说道:“我能够得到白狐皮袍子。”便趁夜晚模拟狗的行动,潜入秦国王宫仓库里,取出孟尝君所献出的白狐皮袍子来,又把它奉送给秦昭王爱妾。爱妾为孟尝君向秦昭王讲情,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。孟尝君得以脱身,立即驾着车马飞快离开,更改通行证,改名换姓通过关卡。半夜里来到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。秦昭王后来反悔释放孟尝君,找他,已经走了,立即派人乘坐快车去追赶。孟尝君来到函谷关,关防法令规定鸡叫后才放旅客出去,孟尝君恐怕追赶人来到,有个位居末座的宾客能够模仿鸡叫,许多鸡一齐叫起来,于是拿出通行证来出了关。出关约莫吃一顿饭工夫,秦国追赶人果然来到关口,已经落后于孟尝君出关的时刻,便回去了。原先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行列中,宾客尽都感到羞耻,等到孟尝君遭到被秦国迫害的灾难来临,终于靠这两个人拯救了他。从此以后,宾客们都佩服了。此典又作“济身由鸡鸣”、“鸣盗”、“鸡鸣狗盗”、“鸡鸣函谷”、“学鸡鸣”、“齐客偷秦关”、“函关偷度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5《孟尝君列传》2354、2355页:“使孟尝君入秦,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。人或说秦昭王曰:‘孟尝君贤,而又齐族也,今相秦,必先齐而后秦,秦其危矣。’于是秦昭王乃止。囚孟尝君,谋欲杀之。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。幸姬曰:‘妾愿得君狐白裘。’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,直千金,天下无双,入秦献之昭,更无他裘。孟尝君患之,遍问客,莫能对。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,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宫臧(zàng葬,通“藏”,库藏)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幸姬为言昭王,昭王释孟尝君。孟尝君得出,即驰去,更封传(zhuàu篆,过关卡之通行证)变姓名以出关。夜半至函谷关。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,求之,已去,即使人驰传(zhuàn篆,驾驰传车急行)逐之。孟尝君至关,关法鸡鸣而出客,孟尝君恐追至,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(即“封传”,过关卡之通行证)出。出如食顷,秦追果至关,已后孟尝君出,乃还。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,宾客尽羞之,及孟尝君有秦难,卒此二人拔之。自是之后,客皆服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张华《游侠篇》:“孟尝东出关,济身由鸡鸣。” 南朝梁·江淹《谐建平王上书》:“备鸣盗浅术之余,预三五贱伎之末。” 唐·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将狗盗,论德不论勋。” 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函谷客如雾,貌同心异不可数。” 唐·罗隐《武牢关》:“欲学鸡鸣试关吏,太平时节懒思量。” 宋·陆游《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》:“有时投罅辄径出,略似齐客偷秦关。” 金·元好问《示怀祖》:“狗盗鸡鸣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莫逞旧雄姿,函关偷度时。”


见“鸡鸣狗盗”。金·元好问《示怀祖》:“~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 孟尝君入秦,秦昭王“囚孟尝君,谋欲杀之。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。幸姬曰:‘妾愿得君狐白裘。’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,直千金,天下无双,入秦献之昭王,更无他裘。孟尝君患之,遍问客,莫能对。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。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官臧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幸姬为言昭王,昭王释孟尝君。孟尝君得出,即驰去,更封传,变名姓以出关。夜半至函谷关。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,求之已去,即使人驰传逐之。孟尝君至关,关法鸡鸣而出客,孟尝君恐追至,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出。出如食顷,秦追果至关,已后孟尝君出,乃还。”

【今译】 齐国孟尝君 (名田文) 奉使入秦,秦昭王把孟尝君囚禁起来,打算杀掉他。孟尝君派人找昭王的宠姬求救。宠姬说:“我想得到孟尝君的狐腋白毛制的大衣。”孟尝君的狐白裘,价值千金,天下无双,但已献给秦昭王,再没有了。孟尝君忧愁万分,问他的门客们,谁也没有好办法。坐在最底下的有个能装狗进行偷盗的门客,他说:“我能得到狐白裘。”到了夜里,他装成狗,偷偷进入秦宫储藏库中,将裘盗出,献给昭王宠姬。宠姬即向昭王劝说,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。孟尝君自由后,马上离开,更换车辆,改变姓名出关。半夜抵达函谷关。这时秦昭王又后悔将孟尝君放出,去追查知道已走,于是派人连夜追赶。孟尝君至关,关上的规定是鸡叫才开关放行。孟尝君担心追兵赶到,门客中居下坐的有人能学鸡叫,他学了鸡叫后其他鸡也随之叫了起来,关上便开关放人。孟尝君走了有一顿饭工夫,秦追兵果然赶到,但孟尝君已出关了,只好回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运用智谋,度过难关; 或泛指微末的技能及有微末技能的人。

【典形】 狗盗、狗盗鸡鸣、函关偷度、鸡鸣狗盗、鸡鸣函谷、鸡鸣偷渡、济身由鸡鸣、鸣盗、齐客偷秦关、学鸡鸣、放孟尝、崤函关出、脱函关厄、鸡鸣夜乱、乱真鸡、感孟尝、学鸣鸡、借晓人、鸡鸣关吏起、田文行。

【示例】

〔狗盗鸡鸣〕 金 · 元好问 《示怀祖》:“狗盗鸡鸣皆有用,鹤长凫短果如何。”

〔函关偷度〕 清·孔尚任 《桃花扇》:“莫逞旧雄姿,函关偷度时。”

〔鸡鸣狗盗〕 唐·宋之问 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将狗盗,论德不论勋。”

〔鸡鸣函谷〕 唐·宋之问《过函谷关》:“鸡鸣函谷客如雾,貌同心异不可数。”

〔济身由鸡鸣〕 晋· 张华 《游侠篇》:“孟尝东出关,济身由鸡鸣。”

〔鸣盗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诣建平王上书》:“备鸣盗浅术之余,豫三五贱伎之末。”

〔齐客偷秦关〕 宋·陆游《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》:“有时投罅辄径出,略似齐客偷秦关。”

〔学鸡鸣〕 唐·罗隐《武牢关》:“欲学鸡鸣试关吏,太平时节懒思量。”


【词语狗盗鸡鸣】  成语:狗盗鸡鸣汉语词典:狗盗鸡鸣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断头将军,无降将军

    形容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。语出《三国志.蜀志.张飞传》:“飞至江州,破(刘)璋将巴郡太守严颜,生获颜。飞呵颜曰:‘大军至,何以不降而敢拒战?’颜答曰:‘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降将军也!’”苏文洋《古今联话

  • 鼓腹

    同“鼓腹游”。晋陶潜《戊申岁六月中遇火》诗:“鼓腹无所思,朝起暮归眠。”【词语鼓腹】   汉语大词典:鼓腹

  • 抓梨觅枣之年

    源见“推梨让枣”。借指幼年。吴绮缘《反聊斋.林下美人》:“恐霞或因贫失学,特招来与己女柳华共学,同以抓梨觅枣之年,来作问字执经之伴。”

  • 鸷鸟将击,必匿其形

    猛禽将要搏击时,一定先将自己的身体隐匿起来。 比喻军事上隐蔽实力,伺机进攻。语本《六韬.武韬.发启》:“鸷鸟将击,卑飞敛翼;猛兽将搏,弥耳俯伏。”后多引作〔鸷鸟将击,必匿其形〕。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

  • 尔为尔,我为我

    你是你,我是我。 表示彼此各不相干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!”元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三〇:“尔为尔,我为我,安肯哀矜而辟焉,敖惰而辟焉。”明.李

  • 王母种桃年

    源见“王母仙桃”。形容时间长久。唐高適《玉真公主歌》:“更道玄元指李日,多于王母种桃年。”

  • 折腰禄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。唐钱起《过沈氏山居》诗:“始愿今不从,区区折腰禄。”【词语折腰禄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禄

  • 终军志

    源见“终军弃?”。指建功立业的大志。唐李咸用《边城听角》诗:“未遂终军志,何劳思故乡?”

  • 御风

    源见“列子御风”。指仙道乘风飞行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江水二》:“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一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”宋王识《水调歌头.观星》词:“凉生殿阁,泠然邀我御风行。”【词语御风】

  • 大椿年

    源见“椿年”。喻长寿。宋苏轼《戚氏》词:“尽倒琼壶酒,献金鼎药,固大椿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