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用武

用武

指张良对高帝刘邦说:洛阳四面受敌,不是用武的地方。于是高帝刘邦往西定都关中(今陕西关中平原)。后以此典比喻施展才能。当初,刘敬劝告高帝刘邦说:“建立国都要到关中地方去。”高祖刘邦犹豫不决。高帝刘邦左右大臣都是崤山以东的人,多数劝高帝刘邦定都洛阳,他们说:“洛阳东有成皋(gāo高,今河南荥阳县境),西有崤(yáo肴)山(今河南洛宁县西北)、渑(miǎn免)池水(发源河南熊耳山。东南流,汇入洛河),背靠黄河,面向伊河(今河南西部)、洛河(今洛河,流经河南洛阳南入黄河),它的坚固也足资凭借。”留侯张良说:“洛阳四面虽有这些险要,但它中心地区狭小,不过几百里,土地贫瘠,四面受敌,这不是用武之地方。那关中地区,东有崤山、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县西南),西有陇(lǒng垄)山(今陕西陇山)、蜀山(蜀地岷山,今四川北部,陇山南连岷山),中心地区广阔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丰富资源,北有草原之畜牧利益。依靠三面险要的地形防守,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。如果诸侯安定,可通过黄河、渭河(今陕西中部)转运天下粮食,西上供给京都。如果诸侯反叛,可以顺流而下,足可转运军队和军需物资。这就是所谓铜墙铁壁千里,形胜富庶之国哩,刘敬劝告是对的。”于是高帝刘邦当天起驾动身,往西定都关中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5《留侯世家》2043、2044页:“刘敬(本姓娄,因献策有功,高祖赐姓刘氏,号奉春君)说高帝曰:‘都关中。’上疑之。左右大臣皆山东(战国、秦、汉时,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,多指中原地区)人,多劝上都雒(luǒ落)阳(三国魏改“洛阳”):‘雒阳东有成皋,西有淆、黾,倍(通“背”,靠)河,向伊、雒,其固亦足恃。’留侯曰:‘雒阳虽有此固,其中小,不过数百里,田地薄,四面受敌,此非用武之国也。夫关中左淆、函,右陇、蜀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饶,北有胡(此指匈奴)苑(yuàn院,畜养禽兽之地)之利,阻三面而守,独以一面东制诸侯。诸侯安定,河、渭漕挽(漕挽指为朝廷水陆运输粮食)天下,西给京师。诸侯有变,顺流而下,足以委输。此所谓金城千里,天府之国也,刘敬说是也。’于是高帝即日驾,西都关中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今操……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所用武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”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。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用武之地,故豫州遁逃至此,愿将军量力而处之。” 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,将来就有用武之地,也不能做个大英雄,岂不是自暴自弃?”


【词语用武】   汉语词典:用武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凤灵蛇

    源见“吐凤”、“隋侯之珠”。喻巧思妙文。唐罗隐《秋日汴河客舍酬友人》诗:“烦君更枉骚人句,白凤灵蛇满袖中。”

  • 绕朝谋

    源见“绕朝策”。指春秋 秦大夫绕朝向秦康公谏阻士会归晋的谋略。柳亚子《汉家行》:“秦庭倘用绕朝谋,桥陵应祝轩辕寿。”

  • 驾鲤

    同“乘鲤”。南朝 梁江淹《采绫》诗:“乘鼋非逐俗,驾鲤乃怀仙。”【词语驾鲤】   汉语大词典:驾鲤

  • 暮齿

    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六《释僧碧传》:“(姚兴)因下书曰:‘大法东迁于今为盛……僧碧法师学优早年,德芳暮齿,可为国内僧正。’”暮,晚,迟暮。齿,年齿,年龄。“暮齿”指人到晚年。后用为咏年高的典故。

  • 泪下羊昙

    同“泪洒西州”。明徐渭《寄王仲房》诗:“忽感东山人,泪下羊昙珠。”

  • 鸾凤分飞

    源见“卜凤”。比喻夫妻离散。唐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鸾凤分飞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主谓 比喻夫妻、情侣离别或离散。唐·房千里《寄妾赵氏》诗:“~海树秋,忍听钟鼓越王楼。”△用于形容夫妻、情侣分离

  • 雨随车

    同“甘雨随车”。清宋琬《谒先大夫于名宦祠》诗:“汉庭循吏传,不数雨随车。”

  • 健儿胜腐儒

    《史记.黥布传》:“项籍死,天下定,上置酒。上折随何之功,谓何为腐儒,为天下安用腐儒。”汉刘邦曾说过打天下不需要无用的儒生,要的是能争贯战的勇士。后遂用为咏乱世儒生无能为之典。要勇士,不需要无用的儒生

  • 还珠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形容为官清廉,政绩卓著。唐钱起《送李四擢第归觐省》诗:“子孝觉亲荣,独揽还珠美。”清姚祖同《过岭》诗之三:“佩犊思醲化,还珠有治源。”【词语还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还珠

  • 青于蓝

    同“青出于蓝”。南朝 梁钟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德璋生于封谿,而文为雕饰,青于蓝矣。”【词语青于蓝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于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