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田父怖玉

田父怖玉

尹文子.大道上》:“魏田父有耕于野者,得宝玉径尺,弗知其玉也,以告邻人。邻人阴欲图之,谓之曰:‘此怪石也,畜之弗利其家,弗如复之(复,还,返回,此指将玉放归原处)。’田父虽疑,犹録以归,置于庑下。其夜,玉明光照一室,田父称(举也)家大怖,复以告。邻人曰:‘此怪之徵,遄弃,殃可销。’于是遽而弃于远野。邻人无何盗之,以献魏王。魏王召玉工相之。玉工望之,再拜而立:‘敢贺王,王得此天下之宝,臣未尝见。’王问其价,玉工曰:‘此无价以当之,五城之都,仅可一观。’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,长食上大夫禄。”

这是一则寓言故事。邻人狡诈,无异偷功而受赏;田父愚昧,终因无知轻信而受欺。后以此用为愚昧无知受人欺骗的典故。

清.李晖吉、徐灒《龙文鞭影》续集下卷:“蔡邕骇琴(见“螳螂向蝉”条),田父怖田。”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附录“颜之推集辑佚”《古意二首》其二:“已加明称物(《荀子.天论篇》:“在物莫明于珠玉,珠玉不覩,则王公不为宝。”),复饰夜光名。”后句亦用其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

    忠臣一定要到孝子的家门寻访。 古时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。语出《后汉书.韦彪传》:“孔子曰:‘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李贤注:“《孝经纬》之文也。”《宋书.文九

  • 朝宣室

    源见“宣室召”。指朝见君王。唐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早晚朝宣室,归时道路光。”

  • 甑中尘

    同“甑中生尘”。宋辛弃疾《浣溪纱》词:“父老争言雨水匀,眉头不似去年颦,殷勤谢却甑中尘。”

  • 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

    假如不是为我所有的,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拿取。 表示为人要廉正。语出宋.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”张志明《说“钓”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2年1月5日)

  • 载笔之地

    源见“载笔”。指国史馆。宋苏轼《赐翰林学士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》:“卿学世其家,宜居载笔之地。”

  • 暮虢朝虞

    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冬,十二月,丙子,朔,晋灭虢,虢公丑奔京师。师还,馆于虞,遂袭虞,灭之。”公元前六五五年冬十二月一日,晋军一战而灭亡了虢国,虢公丑亡命逃到周的都城。当晋军凯旋回国时,就顺路驻扎在

  • 江淹南浦

    源见“送君南浦”。形容分离送别的伤怀。明杨慎《浣溪沙》词:“宋玉东邻芳草软,江淹南浦落花干。”

  • 重见汉官威仪

    见〔不图复见汉官威仪〕。

  • 鸟伏翟泉

    源见“苍鹅出地”。翟,同狄。喻有异族入侵的潜在危险。北周庾信《思旧铭》:“况复鱼飞武军,预有弃甲之征;鸟伏翟泉,先见横流之兆。”

  • 东堂梦

    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谓考试及第的梦想。唐孙定《下第醉中寄储》诗:“一枝犹挂东堂梦,千里空驰北巷心。”【词语东堂梦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堂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