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废备举

百废备举

见“百废俱兴”。明·刘基《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》:“明年六月,~,庙有新室,学有新舍,教官有厅,文昌有祠。”


【词语百废备举】  成语:百废备举汉语词典:百废备举

猜你喜欢

  • 涸辙穷鱼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天开良佐》:“失林飞鸟无投处,涸辙穷鱼转困苦。”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天开良佐》:“失林飞鸟无处投,~转困苦。”【词语涸辙穷鱼】  成语:涸辙穷鱼汉语大

  • 金屏射

    同“锦屏射雀”。《剪灯新话.渭塘奇遇记》:“不待金屏射,何劳玉手裁?”【词语金屏射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屏射

  • 珠还

    同“珠还合浦’。唐陈陶《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》诗:“汉庭凤进鵷行喜,隋国珠还水府贫。”【词语珠还】   汉语大词典:珠还

  • 槐安蚁

    同“槐根蚁”。清 半标子《忒忒令.题情》套曲:“邯郸驴学断肠声,槐安蚁闹销魂阵。”

  • 汝月

    同“汝南月旦”。宋欧阳修《谢胥学士启》:“鲁衮垂乎一字,宠极于华章;汝月更乎坐评,自成于往法。”【词语汝月】   汉语大词典:汝月

  • 鲋处辙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喻处于困境、绝境。元吴莱《浦阳旧有明月泉》诗:“傥非蟹投碕,几类鲋处辙。”

  • 文从字顺

    文字通顺,词句妥贴。唐代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文从字顺各识职,有欲求之此其躅。”躅( ㄓㄨㄛˊ zhuó 浊):足迹,行迹。并列 指文章用词造句妥帖流畅,不矫揉造作。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

  • 覆折

    同“覆公折足”。《后汉书.李固等传论》:“李固据位持重,以争大义,确乎而不可夺。岂不知守节之触祸,耻夫覆折之伤任也。”【词语覆折】   汉语大词典:覆折

  • 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

    蜀:今四川省。 原形容四川的道路险峻难行。 后也用以形容一切难以做到的事。语出唐.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”曹竞《蜀道不难行》(《中国青年报》1993年8月17日):“‘蜀道难,难

  • 言不由衷

    原作“信不由衷”,指双方协定并非出于内心诚意。后用为言不由衷,表示心口不一,所言非出至诚。平王东迁后,郑武公、郑庄公父子相继以诸侯供职王室,掌握实权。为了削弱郑国实力,周平王有时也让西虢公参预政事,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