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直氏偷金枉

直氏偷金枉

源见“不疑诬金”。称人受诬蒙冤。唐刘长卿《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》诗:“直氏偷金枉,于家决狱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浪一椎令秦动

    源见“博浪飞椎”。称赞张良在博浪沙抗暴复仇的意义深远。清赵翼《五人墓》诗:“博浪一椎令秦动,北军尽袒诸吕惧。”

  • 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

    三年不讲究礼仪,礼仪必然败坏;三年不演奏音乐,音乐必然荒废。 意谓礼乐不可长期不演习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”《晋书.戴若思传.附弟邈》:“霸主有旰食之优

  • 五柳先生

    源见“陶潜柳”。指陶潜。宋杨万里《张功父请祠甚力得之简以长句》诗:“老夫老矣不归去,五柳先生应笑汝。”亦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。唐雍陶《和孙明府怀旧山》:“五柳先生本在此,偶然为客落人间。”【词语五柳先生

  • 焚介子

    源见“焚林”。求贤之典。唐元稹《春六十韵》:“晋悲焚介子,鲁愿浴沂童。”

  • 龙门盛事

    源见“鱼化龙”。喻指科举登第。唐罗隐《送章碣赴举》诗:“龙门盛事无因见,费尽黄金老隗台。”

  • 社燕秋鸿

    燕子春社时来,秋社时去;鸿雁秋时来,春时去。以此比喻刚刚相见,立即又相分别。宋代苏轼《送陈睦知潭州》诗:“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。”并列 春社之日燕来,秋社之日去雁,则春社之日去,秋社之日来。

  • 二十四考中书

    考,考察。唐制,每年都要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考绩。郭子仪在中书令任上长达二十四年,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。后人遂以此词来称呼爵高权重、在位日久的大官。郭子仪事迹见“料敌如神”条。【出典】:《新唐书》卷13

  • 心存阙

    同“心在魏阙”。唐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》:“徒欲心存阙,终遭耳属垣。”

  • 前箸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略。明张煌言《冬怀》诗之八:“先鞭未许终输祖,前箸何妨借报韩。”【词语前箸】   汉语大词典:前箸

  • 橘中人

    同“橘中叟”。明李东阳《江上弈棋与宝庆》诗:“蕉鹿梦回风雨散,橘中人老岁年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