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破头烂额

破头烂额

犹言头破血流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爱奴》:“岁杪,携珠盘至。生勃然忿极,姑听其算。翁又以途中日尽归于西,生不受,拨珠归东。两争不决,操戈相向,两人破头烂额而赴公庭焉。”


并列 打破头额。语出《聊斋志异·爱奴》:“两争不决,操戈相向,两人破头烂额而赴公庭焉。”毛纪仁《乡村记事》:“一家兄弟有啥事不好商量的,~让外人笑话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伤痛方面。→头破血流。也作“焦头烂额”、“头焦额烂”。


【词语破头烂额】  成语:破头烂额汉语词典:破头烂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会箕赋

    见“头会箕敛”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~,输于少府。”【词语头会箕赋】  成语:头会箕赋汉语大词典:头会箕赋

  • 子陵一钓

    同“子陵钓”。元马致远《拨不断.看潮》曲:“潮来潮去原无定,惟在西山万古青。子陵一钓多高兴,闹中取静。”

  • 食其乱宫庭

    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(王)陵之免丞相,吕太后乃徙(陈)平为右丞相,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。左丞相不治,常给事于中。食其亦沛人。汉王之败城西,楚取太上皇、吕后为质,食其以舍人侍吕后。其后从破项籍为侯

  • 巴子国

    《左传.桓公九年》:“巴子使韩服告于楚。”晋.杜预注:“巴国,在巴郡江州县。”晋.常璩《华阳国志.巴志》:“武王既克殷,以其宗姬封于巴,爵之以子。古者远国虽大,爵不过子,故吴、楚及巴皆曰子。其地东至鱼

  • 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

    表示只要作了坏事,终究会被人发觉。语出汉.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后多引作〔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〕。《三国演义》五四回:“国太曰:‘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。满城百姓,

  • 疏不谋亲

    犹“疏不间亲”。谋:图谋。汉.刘向《说苑.臣术》:“臣闻之:贱不谋贵,外不谋内,疏不谋亲。臣者疏贱,不敢闻命。”见“疏不间亲”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臣闻之,贱不谋贵,外不谋内,~。臣者疏贱,不敢

  • 不鸣烹

    源见“木雁”。比喻因不材而遭祸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元知未易评。”

  • 捕风

    同“捕风捉影”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.刑名.问疑》:“打死之事,茫然捕风。”【词语捕风】   汉语大词典:捕风

  • 望尘莫及

    亦作望尘不及,原指奔驰而过,追赶不及,后比喻人进展快,自己远远落后。赵咨,字文楚,东郡燕(今河南滑县)人。桓帝延熹元年(158年),以学行为时人所重,为博士;灵帝时,迁敦煌太守,又迁东海相。在他道经荥

  • 东山哀乐

    同“东山丝竹”。清冯煦《满江红.同二泉师登金山作》词:“北府兴衰归逝水,东山哀乐付残阳。”